汉水文化 > 丧葬风俗
“寄死窑”的指引价值二

  1.生存法则说

  “生存法则说”则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人类生存需要的角度侧重说明了“寄死窑”形成的原因。十堰市政协文教卫委员会主任袁韶北先生认为,“寄死窑”是在远古严酷的环境里生物自然选择和生存斗争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的体现。恶劣的地理自然条件下,当灾害使得作物减产、猎物稀缺、食物总量锐减,不能保证每个个体存活的时候,一些衰老病残的个体就因自然选择而被淘汰,因生存斗争而被排除于供养之外,甚至成为被吃的对象。恩格斯在考察研究欧洲一些民族发展史时,就曾指出:“由于食物来源经常没有保证,在这个阶段上大概发生食人之风,这种风气后来保持颇久。”在古代的亚洲,也有日本的“弃老山”、印度的“弃老国”等历史现象存在。据历史记载,东夷江浙一带野蛮部落,有互食俘虏的习俗。汉末,曹操和刘备在大军断粮的情况下,都有吃人肉的行为。以此反观“寄死窑”,这应该是在人类社会发育初始、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合乎逻辑的选择。

  2.灾年不得已说

  “灾年不得已说”则从社会历史和物质生活的角度对“寄死窑”保留和复活作了大胆的推断。十堰市政协文教卫委员会主任袁韶北先生认为,“寄死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过悠久的流传或断续的复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汉水流域中游的地理自然条件没有大的改变,战乱和灾害绵延不断。当人们的生存因食物的短缺而受到严重威胁,哀鸿遍野,饿俘枕藉的时候,原始的非人道的“寄死窑”习俗又常常在特定地方、特定人户中重新复活。不然,今天不会广布肉口。

  3.野葬遗留物说

  “野葬遗留物说”从习俗形态的角度对“寄死窑”的质性作了新的推断。华中师大刘守华教授指出,人类的丧葬习俗形形色色,有土葬、火葬、树葬、天葬、水葬、悬葬,甚至还有食葬―部落族群一起,将死者割而食之,还有粪葬―将夭折的小孩埋进猪圈,沤粪。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将老人放进“寄死窑”让他们活活冻饿而死,还从未见诸记载,可能就是唐玄类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的古印度的弃老国将老人“驱弃于野”的野葬习俗的遗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