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的变迁
  • 明代乌纱翼善帽
  • 上古时的皮帽
  • 暖帽与凉帽
  • 穿裘皮的南宋皇帝
  • 戴后檐帽的元代皇帝
  • 戴暖帽的清代官吏
  • 图2
  • 戴凉帽的清代皂吏
  • 图1

帽子,省称“帽”,或作“冒”;“帽”的象形文字,四围像缝缀而成的兜,下部开口,以便覆盖在头顶。与“帽”有关的象形文字,还有“冠”,“冕”、“胄”等,都是人们的首服。古人戴帽和戴冠不同,戴冠是为了装饰,而帽子的最初用途,主要是为了御寒。所以在远古时期,帽子大多为北方人民所戴。 直到秦汉时期帽子仍以西域少数民族所戴为多,中原地区除了给孩童御寒保暖外,一般人很少使用。 到了三国时,由于连年混战,国家资源匮乏,鼎足而立的魏、蜀、吴三国,都没有力量来讲究汉代那一套冠冕衣裳之制了。诸葛亮曾经头戴纶巾指挥过三军。而魏武帝曹操,干脆搞起了“服装设计”:他觉得上古时先民所戴的一种鹿皮弁比较轻便实用,于是采用来作为首服。因为鹿皮缺乏,只能用缣帛来代替,并且用缣帛的颜色来分别尊卑贵贱。曹操本人也戴这种首服,还将这种尖顶、无檐,前有缝隙的首服定名为“惬”。由于曹操的提倡,所以这种首服很快在朝野流传开来,并传诸后世。文武兼备的名人陆机,曾戴着它礼见宾客;凉州刺史张轨,临终时还要嘱咐下人,在他入葬时不要给他戴冠,只要“白惬”一顶即可。 晋六朝时,戴帽者更多。这个时划帽子的作用已不限于御寒,春夏之季也可戴之。制帽的材料也有所变化,以前多用质地厚实的缣帛为之,这时则多用轻薄的纱彀,由于纱彀的结构稀疏,透气性好,所以常被用作制帽材料。 以纱彀制成的帽子称“纱帽”。这是晋六朝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天子,下及黎庶,皆喜头戴一顶纱帽。据说,南朝梁时,曾经自立为帝的侯景,平时纱帽不肯离首。南齐皇帝萧道成,更是戴着纱帽登基。因为纱帽的质地非常轻薄,所以戴在头上稍不留神,就会被风吹落。我们从史籍中常常看到“风落帽”、“落帽”的典故,就和这种“纱帽”有关。据晋人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及《晋书·孟嘉传》等书记载,晋代名士孟嘉任桓温参军,一日出席桓温等在龙山举行的大宴,不料一阵风过,吹落了孟嘉所戴的帽子,周围人见他发髻外露,无不嘻笑,有的甚至还作诗加以挖苦。 在这种尴尬场合,孟嘉一点也不为所动,好像没事一样,依旧风度翩翩,谈笑自如,令四座叹服。后来,人们就用“风落帽”、“落帽”、“孟嘉帽”来形容人的风流佣傥,潇洒儒雅,并进一步引申为气度轩昂,心胸宽阔者的代称。知道这一舆故,再来读唐代李白的《九日龙山饮》诗:“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宋代辛弃疾的《玉楼春》词:“思量落帽人风度,休说当年功纪柱”以及陆游的《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诗:“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就比较有感性认识了。 纱帽的颜色,主要有黑白两种,白色多用于帝王贵族,黑色多用于百姓士庶。纱帽的款式似无定制,有的用圆顶,称“圆帽”;有的用方顶,称:方帽”,有的作成卷檐式,形似荷叶,称“卷荷帽”;有的制为高顶,形如屋脊,称“高屋帽”。《隋书·礼仪志》记:“宋、齐之间,天子宴和,着白高帽,士庶以乌;其制不定。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南北朝时,除了纱帽继续使用外,比较常见的还有风帽、破后帽、突骑帽等。风帽是一种附有下裙的暖帽,原先也以北族之人所戴为多,因为较适合于军旅,所以渐为中原人民采用,但多用于出行。齐永明年间,有人对其进行了改制,将风帽的后裙缚起,垂结于后,俗称“破后帽”。还有一种缚带风帽,以质地厚实的厨锦或皮毛为之,戴时覆首而下,垂裙于肩背,并在头顶系缚一带,束住发髻,俗称“突骑帽”。这种帽子多用于武士。 隋代乘袭六朝遗风,戴纱帽者依然很多。据《隋书·礼仪志》记:“开皇初,高祖常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今复制白纱高屋帽,……宴接宾客则服之。”一直到唐代,仍将纱帽用于礼服。如《新唐书·车服志》记:“白纱帽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 由于唐朝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西域服饰对汉族服饰影响很大。在首服上的具体反映,则表现在胡帽的流行。 胡帽是中原地区汉族人民对西域少数民族所戴之帽的总称。具体地说,有锦帽、珠帽、搭耳帽、浑脱帽、卷檐虚帽等等。 所谓“锦帽”,顾名思义,是用彩锦制成的帽。这种锦帽通常和被称为“胡服”的锦袍相配套,传入中原后,不仅用于男子,也用于妇女。 珠帽也称“蕃帽”,本指吐蕃、西蕃地区少数民族所戴的一种便帽。通常以彩锦、羊皮、绒毡等材料为之,因为帽上的纹样多由珠子缀成,故名。唐初,两域舞女在跳一种名叫“胡腾舞”的舞蹈时,就戴这种帽子。 搭耳帽是通常用厚实的织物或羊皮制成,帽顶尖耸,两侧缀有护耳,在室内时可将护耳翻上,外出时则将护耳搭下,以利保暖。 浑脱一名本来是指用牛羊皮制成的盛器。后来则将动物皮做成暖帽称之为“浑脱”。相传唐太宗时,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效仿胡俗,用乌羊皮做了一顶暖帽戴在头上,人们见了觉得非常美观,于是纷纷模仿,出现了“都邑城市,相率为浑脱”的盛况。可见古代已有“领导时装新潮流”的弄潮儿了。 宋代社会崇尚礼制,冠服制度等级差繁。 这个时期戴胡帽者已不多见。纱帽依旧时兴,尤其在士大夫阶层,更是受到普遍欢迎。纱帽的款式也千变万化:有的做成短檐,阔仪二寸;有的做成尖檐,形如杏叶;有的用光纱为之,微微泛光;有的加工成尖顶,取名“仙桃”。最流行的是一种高顶纱帽:以乌纱为之,顶高檐短,颇象高桶,因称谓“高桶帽”。据说这种帽子为苏东坡所创,苏东坡在被贬之前经常戴此,后来的士大夫为了表示寻他的尊敬,纷纷戴起了这种帽子,并改其名为“东坡帽”、“子瞻样”(“子瞻”为苏东坡字)。 元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之前,长期生活在塞北。衣服履袜多以皮制。帽子也以皮质为多。定都之后确立服制,仍保留了这种习俗。只是在皮毛之外,蒙覆了各色织物。 明代男子所戴帽子种类繁多,且因人而异:如官吏戴“乌纱帽”;宫廷近侍戴“刚叉帽”;太监戴“三山帽”、中军巡捕戴“棕结草帽”,浮浪少年戴“百柱帽”、贡监生员戴“遮阳大帽”等等。至于普通男子,则戴一种圆帽:以纱、罗、缎、绒等材料制成,也有用马尾或人发编织的,通常裁为六瓣,缝合之后加以帽边;颜色以黑为主,夹里用红。相传这种帽式出自于明太祖朱元璋之手,制为六瓣,是寓意为六合一统,天下归一,因此定名为“六合一统帽”。清代男子沿用此帽,形制略有变易,有的制成平顶,有的制成尖顶;有的用软胎,有的用硬胎;帽边也有宽窄之别。在帽子的顶部,常装有一颗结子,有的还在额前钉缀一块方形玉片。由于这种帽式分瓣明显,形如西瓜,所以被称为“西瓜皮帽”,省称“瓜皮帽”。直到民国初期,仍有戴这种帽子者。

凤冠与朝冠 头巾史话
版权归湖北省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