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琴 呜嘟 脚盆鼓

    作曲:钟清明、游伯樵呜嘟:毕寅生 高筒提琴:吴逊逸 脚盆鼓:陈漫野   古筝:陈莹 二胡:龚腊生 笙:徐胜国 低音提琴:钱定武呜嘟·提琴·脚盆鼓   是用咸宁特有的乐器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音调来创作的,演奏人员7人单位:咸宁市文体局,咸宁市群艺馆 【详细】

  • 通城花鼓戏

      又名打锣腔。相传,此戏源于天沔花鼓戏。清同治年间,由天门沔阳灾民中的艺人王耍儿传人,与本地戏曲相结合,逐渐形成具有通城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种。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辅以丰富的小调。唱腔高亢质朴,曲调音域宽大,旋律大跳跃较多,男、女唱腔均用本嗓。小调节奏轻快,旋律优... 【详细】

  • 莲花落

      莲花落由三块蔑片组成。在两块长五市寸宽两市寸竹片的两端各钻小孔两个,用绳子连接,艺人演唱时,左手持这连接在一起中的一块舞动击打另一块竹片,使它们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同时,右手另持一长一市尺许宽两寸许的竹片,有节奏地敲打左手上的短竹片,使三块竹片在舞动击打中发出节奏快慢有序的声响。艺人边打竹板,... 【详细】

  • 渔鼓

      演唱渔鼓俗称“薅芋管筒”。左手持直经约3市寸长的1.5市尺的竹筒,右手有节奏地敲击竹筒下端,边唱边击打,所唱歌词内容大致与莲花落相同。解放后,也被搬上文艺舞台。 【详细】

  • 龙灯

      方言称鳞灯,是春节、元宵期间规模最大、场面最热闹的花灯。按龙灯的头部形状分,有鹅颈鳞灯、一字鳞灯两种。所谓“鹅颈鳞灯”,是因其头部极长,呈“s”字形弯曲,长似鹅颈得名。一宇鳞灯头部呈直线。技玩灯的方式分,有滚鳞、字鳞两种。玩滚鳞时,将灯身组成滚动状态,如龙在空中飞舞。玩字鳞,由玩灯人通过变换队... 【详细】

  • 舞狮

      舞狮分为两种。由不会武功的人游玩,叫戏“毛狮子”;狮子额部贴“王”字,叫做戏“打狮子”。玩打狮子,先以拳或器械与狮子对打。然后让狮子钻攀用高脚餐桌搭起来的高台,艺高者可钻攀到12层高的桌面上,玩完各种动作后,腾空而下。狮子钻攀桌子的层数越高,主家给封筒钱越多。戏毛狮子,一般只是以拳或器械对舞,... 【详细】

版权归湖北省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