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革命史实 > 土地革命时期

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30年(民国十九年)5月,中共鄂北特委将该地农民自卫军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全师800余人,枪600余支。7月,襄阳、枣阳两县成立苏维埃政府,宜城,随县、钟样成立部分区苏维埃政府;苏区面积达27平方公里,入口40万。
    9月,中共鄂西北特委与豫南特委奉中共中央指示合并组成鄂豫边特委,郝文亭任书记。特委下辖3个中心县委。
    鄂豫边特委建立后,加强了对襄、枣、宜苏区的领导,在苏区内普遍建立各级地方武装,进行土地革命,并设立了枪炮厂、医院,还创办了列宁小学。
    同年冬,河口中心县委领导组建均县、房县游击队。次年春,该游击队改编为红九军第三纵队。
    1931年5月,红三军团主力部队在贺龙率领下,转战均县、房县一带,与红九军第二纵队会合后,决定在均县、房县、保康、南漳,谷城等地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6月下旬,在房县城关建立了鄂西北地区最高指挥机关--中共鄂西临时分特委,柳克明任书记。红三军团前委还抽调大批干部战士开展地方工作,先后建立了均县、房县等苏维埃政府。
    8月,红军第九师抽调部分基层干部和枪支充实第二十六师。同时,又发展了5个游击纵队。襄、枣、宜三县都有县苏维埃,7乡苏维埃达97个,人口70万,鄂北苏区初步建成。宜城县新街成为鄂豫边特委和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9月,整个苏区纵横近500平方里。其中2/3的土地,已经平均分配给了贫农和红军。同时,还在房县开办银行,发行银圆和纸币,开办鄂北苏区红色干部学校,培训红军和地方武装基层干部。
./t20140417_40584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