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革命史实 > 抗日战争时期

共产党抗日游击战争的准备与发动

    

 共产党抗日游击战争的准备与发动

(一)汤池训练班与鄂中抗日游击战争的准备与发动

    在国民党湖北省政府进行大规模对曰战争准备的同时,湖北的共产党各地方组织则对武汉外围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做了大量的准备与发动工作。这些工作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保持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的指示,以鄂中汤池、鄂东七里坪为战略支点向四周展开的。
    汤池,是鄂中应城县的一个小镇。抗战爆发前,湖北省建设厅农村合作委员会委员李范一在此主持农业改进实验区,以图实业救国。1937年9月,董必武来汉后,通过其辛亥革命时期的老朋友、时任湖北省建设厅厅长兼该厅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主任石瑛等人的关系,商定创办湖北省农村合作社人员训练班,训练一批新型的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到湖北各县推广农村合作事业,通过组织农村合作社,发放农业贷款,发动农民起来抗战,并就办班的领导人、教员、学员、地点等问题达成了初步意见,石瑛同意让共产党人来具体领导这项工作。此后,董必武又通过统战关系,得到了国民政府行政院农产品促进委员会专员兼湖北省建设厅棉业改良场场长杨显东、中国农民银行农村贷款部主任孙耀华和湖北省建设厅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委员、应城汤池农村改进实验区负责人李范一等人的支持与合作,几经磋商,决定训练班以湖北省建设厅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的名义,用建设厅的经费,由国民党进步人士李范一任主任,中共湖北省工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陶剑寒(即陶铸)主持日常工作,地点设在应城汤池,故称汤池训练班。
    汤池训练班名义上是训练湖北省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实际上是中共湖北临时省委培养干部的学校。训练班自1937年12月20日正式开学,在汤池办了三期,在武昌城区办了一期,后又办了汤池临时学校。到1938年10月应城沦陷前后,训练班共为湖北培训了600多名抗日游击干部。在此期间,中共湖北临时省委选派了曾霞(即曾志)、刘顺元、李华、顾大椿、刘慈恺、夏菲、郑速燕、童世光等一批党员干部到训练班担任教学工作。学员大都是来自平、津、沪等地流亡的大学生及本省的知识青年,其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训练班开设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农民运动、合作社贷款业务等课程,以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主课,并结合上课进行军事训练。这些学员毕业后,中共湖北临时省委将他们派往鄂中各县及全省其他地区,以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或工作人员的合法名义,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农村群众抗日救亡运动;是共产党员的,则负责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在各地农村,他们把发放农业贷款当作“敲门砖”,努力接近群众,举办各种类型的讲演会、座谈会、训练班、识字班等,为敌后根据地建设准备了上千名基层政权骨干。在应城矿区,他们组织工会,开办工人夜校,进行阶级教育和游击战训练,秘密进行游击队员的报名登记和收购武器。他们中的共产党员还在各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失掉组织关系的一些党员的情况,帮助他们恢复组织生活,并发展了许多进步青年加入共产党,使鄂中各县的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汤池训练班派出的共产党员的努力下,鄂中地区的共产党组织从无到有,应城、荆门、京山、钟祥、天门、安陆等县先后建立起了支部、区委、工委和县委,党员人数达250余人,在此基础上于1938年6月成立了鄂中特委,刘青、何功伟和杨学诚先后任书记。
./t20140410_39411_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