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地标 > 孝感市 > 革命旧址
大悟白果树湾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
描述:
图片简介:

  从大悟县城出发,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南行34公里,来到大悟山白果树湾。白果树湾门前有一株挺拔高大的白果树,枝繁叶茂,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村庄由此而得名。这个大悟山主峰下的小村庄,山环水绕,丛林茂密。巍巍的大悟山虎踞于南,蜿蜒起伏的泉水岭如卧龙雄踞北上,东有悬崖峭壁的大马尖,西南有弯弯曲曲的狭谷通向山外。村前屋后,峰峦重叠,易守难攻,是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好地方。

  白果树湾,在历史上原本默默无闻。抗日战争开始后,一提到白果树湾,却使日军畏惧,顽军胆怯,人民向往。因为自1941年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建立后,第五师司、政机关和鄂豫边区党委、行政公署先后驻扎在白果树湾一带的山村。

  进村直行200米,见一幢砖瓦结构的老式平房,砖木结构,大小五间,面积约300平米。屋旁也有一棵白果树,浓阴匝地;门前一条小河,四季不涸。这就是1942年至1945年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的司令部所在地,当时是鄂豫皖湘赣边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挥中心。

  1939年1月,李先念率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从河南南下,路过大悟山,察看了这里的地形。1940年1月,进驻大悟山,建立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将原新四军所属部队整编为7个师,以李先念率领的豫鄂挺进纵队编为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刘少卿任师参谋长,任质斌任师政治部主任。全师共15000余人。是年2月,李先念率主力再次东进,在歪歪寨战斗中,歼灭了顽军十九游击纵队,俘队长刘亚卿及以下官兵2000余人。

  收复了大悟山抗日民主根据地后,李先念驻军大悟山,将司令部设立在白果树湾南的一座青砖瓦屋内。此屋造型大方,大小四间,外间为正厅,中间夹有天井,宽敞明亮。李先念住内间上房(约9平米),下房为会客厅,是司令部办公室,共占地约100平米,抗战时期,五师和边区党政军机关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在这里举行,一系列重要战斗在这里指挥,一系列重大决策在这里制定。这里是鄂豫边区前线抗日的指挥机关,是保卫人民家园的堡垒,是人民群众向往的革命圣地。在这里,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等五师领导运筹帷幄,率领全体将士,依靠人民群众,在3年多的时间里,对日伪军的主要战斗达1260余次,共歼灭日伪军4.3万余人。至1945年,创建了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总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队伍发展到5万余人。新四军第五师在白果树湾和四周邻村还开办了一些工厂,如兵工厂、卷烟厂、造纸厂、印刷厂、毛巾厂、缝纫厂、被服厂、榨油厂等,还设有银行,开办了消费合作社等。1941年至1942年,新五师司令部驻扎在新屋畈,1943年至1945年,移驻白果树湾,并以此为中心,与日伪顽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

  五年中,李先念依靠和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敌顽的矛盾,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求生存,图发展,部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最初的160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拥有第十三、十四、十五3个野战旅,两个军区,正规部队5万的雄师。李先念领导的新五师在孤悬敌后的处境中,始终高举抗日大旗,顽强战斗,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抗日的中坚、民族的脊梁。他们以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先后抗击日军15万、伪军8万,战斗1262次,缴获各种火炮43门、抗弹筒71个、轻重机枪344挺、长短15484支,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战果,创建了东起皖西宿松、太湖,西到襄西的荆门、宜昌,北起豫中叶县,南至湘北的南县,跨越豫、鄂、皖、湘、赣五省边区,纵横9万平米,人口1300万,建有7专区38县抗日民主政权,拥有地方武装30多万人的抗日根据地。多次受到中央、华中局的嘉奖和赞扬:“发展工作第一,独立作战第一”,李先念及其领导的革命军队在豫鄂边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943年4月16日,鄂豫边区党委遵照毛主席对敌后根据地提出的完成“战斗、学习、生产’三大任务的指示精神,发出了《关于彻底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并将县、团级以上的党政军干部集中到整风学习班,共轮训115人,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觉悟,加强了作风建设。同时还办起了党校、抗大、实验中小学和农民识字班,使战士和农民有了学文化的机会,为抗战培训了大批革命人才。同年,新四军第五师将士在白果树湾和四周邻村办了一些工厂、银行、消费合作社等,既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又满足了山里军民的生活所需。与此同时,县、区、乡三级民主政权普遍建立,推翻了反动统治机构,建立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府,实行减租减息,发行边币,发放贷款,扶贫济困,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

  白果树湾和四周邻村的人民,对新四军第五师战士有极深厚的感情:妇女们把积攒多年的私房钱拿出来买布料、针线,缝制大批布鞋、布袜、裹腿、干粮袋、旅行绑带等,送给战士们表达心意;交公粮一个村两三个小时完成;好米自己舍不得吃,送给部队调换谷芽米。有一次顽军进攻白果树湾,司令部要立即转移,缺点干粮。白果树湾群众立即全体动员,搜集粮食,一个村很快就准备了5000余斤大米,解决了部队的急难。

  1944年春天,三保大悟山的反顽战斗激烈地打响了,白果树湾的人民群众立即进入紧张的战斗状态。他们动员和组织了一万多民佚从白果树湾一带出发,夜以继日地向前线阵地运送自制的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并积极抢抬伤员。白果树湾一带的村庄变成了临时医院,住房变成了病房,妇女、老人、少年儿童都自动当起了护理员。他们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喘不过气来。乡亲们说:“眼下战斗打响了,我们帮不了前方帮后方,抬不动伤员的可以照看伤员。为保卫大悟山根据地,多出一份力,就为前方战斗多争一分胜利。”经过激烈的战斗,击退了敌顽,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军民鱼水相依,并肩战斗。可以这样概括说,抗战时期的白果树湾,部队是穿着军衣的群众,群众是不穿军衣的部队,军民一体,捍卫着鄂豫边区的战斗心脏。

  1978年,李先念主席在武汉接见大悟县委书记李俊卿时,第一句话就说:“大悟人民好!大悟人民真是好啊!没有大悟人民,我们的新四军第五师是无法在大悟山生根、开花、结果的。”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大别山脚下的硝烟已渐渐飘散于群山之间,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新五师为中国革命立下的汗马功劳。为了缅怀先辈,教育后代,大悟县人民政府修建了一条从芳畈至白果树湾的公路。1977年,对白果树湾五师司令部旧址进行修复,并在司令部旁增建了一栋宽敞的纪念馆,配有专职管理人员、馆内有实物104件、图片863张,分鄂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保卫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整风和大生产运动、抗战胜利等五大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悟山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和战斗、学习、生产的真实历史。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今位于白果树湾一带的新四军五师旧址有28处,包括五师军政首长住处、作战处、秘书处、参谋处、军需处、医务处、经济处、管理处、政治部、联络部、组织部、宣传部、《七七报》社、抗大第十分校、十三旅旅部、大山寺保卫战遗址、五师练兵场、党委办公室、鄂豫边区行政公署、鄂豫边区党校、礼南县政府、整风班、边区建设银行、边区消费合作社、医院、造纸厂、卷烟厂、兵工厂、宋斌烈士墓等,旧址主要分布在以白果树湾为中心、方圆约5公里范围的11个自然村中。这些房屋大都是清道光、咸丰年间的民用建筑,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有的旧址原是祠堂,外墙青砖到顶,正屋前廊卷棚,室内方砖墁地,多间立柱梁架,雕刻花石柱础。部分旧址为二层砖木结构,上房明间上下为鼓皮雕花装修,有的旧址造型别致,外墙顶沿彩绘花纹,色泽鲜艳,石雕双龙雄踞屋顶,通风丁当作响。旧址群体现了浓厚的民间建筑风格,是大悟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建筑佳作,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