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地标 > 武汉市 > 革命旧址
私立武汉中学旧址
描述:
图片简介:

    粮道街是武昌一条东西向的古老街道,西起长江边的中华路码头,东至小东门的中山路,全长1400米。粮道街之得名,源于清代曾在此设立粮道署。而粮道街声名之彰显,却缘于此处延绵不绝的阵阵书香,缘于此处层出不穷的仁人志士。这条街中段275号,在明清两代曾是江汉书院的所在地。光绪年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兴办洋务,依照西方学堂的办法办学,改江汉书院等一批书院为学堂,还聘请了一批美、法、日籍洋教师,让学生接受新的西式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者中很多都来自江汉书院改制而成的清朝支郡示范甲丙堂。推翻清政府短短九年后的1 920年,董必武又以一件皮袄人股,在学堂遗址上创建了私立武汉中学,将一枚书香浸润的革命火种点燃。

    1919年春,董必武在上海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后,与李汉俊、詹大悲、张国恩商议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动群众,以谋社会改造。大家一致认为目前能够做的就是办报和办学校两件事。本来,他们认为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大,打算先从办报人手。但是,由于缺少经费又多方筹款无着,不得不搁置计划。8月,董必武与张国恩返回武汉,住在武昌巡道岭湖北省教育会内。那里当时聚集了一些武汉地区各高中级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毕业后找工作遇到许多困难。由此董必武、张国恩想到,如果办一所私立学校,聘请教师倒有不少便利。而且当时武汉公私立中学不多,招生也会比较容易。权衡之后二人决定从办中学开始,然后徐图扩充。他们联系同住省教育会内的同学、同乡罗田人江文波、红安人倪季端和住在武昌的沔阳人刘鼎三、汉川人李缄三、汉口人刘质如等人,共同商议办学事宜。经过数月奔走,多方联系,校址、校舍、基金、开办费、教员等问题逐个得到解决。

   校址选定在省教育会西北角,门在涵三官街南面小巷的清朝支郡示范甲丙堂旧址。这里有教室三间,办公室兼做教职员宿舍一大间,操场一个,还有供学生食宿用的两排平房。办学经费采取由创办人募集的方式解决。碰巧,董必武的一位同学湖北蒲圻人雷大同,刚好从广东大元帅府回家路过武昌,听说董必武等要开办私立中学,极为赞许,愿列名为创办人,并介绍其同乡刘觉民加入。雷大同出资120元作为开办费,其他创办人董必武、张国恩、刘鼎三、李缄三、刘质如、刘觉民各捐20元。为凑足20元钱,董必武当去了身上的皮袍。时值春寒料峭,幸得同事的棉衣御寒。学校创办时,推定了11个董事,教育家郭肇明被推举为董事长。董事会决定学校名为私立武汉中学校。为了对外减少政治麻烦,大家又公推时任私立中华大学教授的刘觉民为校长。教职员也配备整齐,倪季端任教务兼监学,江文波任总务兼监学。各门功课首由董事们分担,董必武教国文,刘觉民教修身,李缄三、江文波教历史,倪季端教英文,刘质如、崔琴甫教数学,刘兼教图画。还另外聘请了陈潭秋教英文,曾雨村教地理,熊连城教图画,手工、音乐、体操则请其他学校教员兼职。

    1920年3月,私立武汉中学正式开学。第一学期招生2个班,共100多人。董必武担任两个班的国文教师,他精心选编国文讲义,非常注意文章的思想性,经他选定的篇目有:《易经·卦爻》、《诗经选》、《离骚》、《礼记·苛政猛于虎》、《西门豹治邺》、《论衡》、《陈胜·吴广》、《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上山采蘼芜》、《木兰词》、《金田起义》、《秋瑾传》、《徐锡麟传》、《章士钊与李大钊论厌世书》等。当年私立武汉中学学生、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大使的谢甫生回忆说:“当董老在课堂上以铿锵的语调朗诵秋瑾的爱国诗篇时,充分表达了这位女英雄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由于董必武对中国文学、历史的渊博知识,又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分析讲解,他授课既能给学生丰富的文艺知识,又能灌输进步思想。

    为了实现办学救国的目标,董必武主动团结进步教师,大胆创新,用革命的方法组织教学。在他的倡导下,私立武汉中学冲破旧的教育传统,打破男女分校的壁垒,破例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同班;在国文教学上开湖北先例,采取文言、白话兼用,并准予学生用白话考试;组织学生会,成立班会,提倡学生自治,实行民主管理;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进步;采用启发式教育,发展学生的爱好,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引导学生注意国际国内时事,研究俄国革命问题和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思潮。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下,私立武汉中学校很快成为武汉地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吸引了大量湖北黄安、麻城、黄冈、咸宁,湖南华容,河南新县等地的工农子弟和进步青年前来求学。

    私立武汉中学还是中共湖北党组织活动的重要阵地。学校成立之后,董必武经常邀约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来校任教和讲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的毕业生陈潭秋在武汉中学的筹备过程中,参与研究讨论、四方奔波,出力不少,学校一成立就受聘任英语教师兼乙班班主任。黄负生、刘子通、钱介磐、陈荫林、李汉俊等都先后来校任教,恽代英、李大钊也被邀请来校作过讲演。董必武和陈潭秋是教职员中最忙的人,为了摸清学生的思想动态,他们除了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外,还经常找学生促膝谈心,引导学生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思潮。董必武从利群书社及其他渠道引进了《共产党宣言》、《俄国新经济政策》、《共产主义ABC》、《新青年》、《共产党》、《湘江评论》、《觉悟》等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供师生阅读,还与陈潭秋指导学生办起《武汉中学周刊(后改为月刊)、编写《政治问题》读本,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发表法蒂发封建的文章。中共一大以后,董必武和陈潭秋的支部、一批思想进步的学生一面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一面积极参加社会斗争。在学校党团支部的组织下,学生们先后参加了反对盐斤加价的示威游行,声援女师的“驱王运动”,五卅运动示威游行,悼念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校友,还经常深入工厂、农村调查社会情况,办平民夜校、农民识字班,帮助工人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革命斗争。

  从1920年春创办到1928年被桂系军阀强令封闭为止,武汉中学经历了8个春秋,培养出一大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立志献身人类解放事业的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党的早期建设,为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输送了杰出的精英骨干。他们中许多人为中国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功勋卓著,名垂千古。在武汉共产党组织最初的7位成员中,董必武、陈潭秋、张国恩三人都是武汉中学教师,后来,学校教员黄负生、刘子通也加入其中。

  武汉中学校政厅北墙上有一副对联,至今仍十分醒目。上联是“金石长不朽”,下联是“丹青本无双”,横批为“朴诚勇毅”。‘朴诚勇毅”就是武汉中学的校训,勉励师生用朴素、忠诚、勇敢、有恒来要求自己。1956年,董必武来湖北视察,回到涵三宫缅怀往事。1965年,在私立武汉中学原址上复建武汉中学。1966年4月,董必武在武昌接见武汉中学代表时题写了“朴诚勇毅干革命”个大字,他对大家说:

  武汉中学过去的校训是朴、诚、勇、毅。朴就是朴素,也就是艰

苦朴素;诚就是忠诚,诚实;勇就是勇敢;毅就是要有恒心、毅力,能够坚持。这次我给你们加了三个字——“干革命”。

  1985年,武汉中学复原了私立武汉中学的校政厅和三间教室,筹建私立武汉中学旧址纪念馆。1986年3月5日,在董必武诞辰100周年之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