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地标 > 黄石市 > 革命旧址
大冶兵暴旧址
描述:
图片简介:

  大冶兵暴旧址位于大冶师范校园内,始建于清代,原名武备堂。旧址为砖木结构,是前后四栋相连的平房。前幢面阔三间,二幢面阔四间,后两幢面阔各十间。屋满面均为单檐硬山顶,檐檩均置于砖墙上。2006年5月,大冶兵暴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冶兵暴是一次国民革命军反对蒋介石的起义,领导人是程子华。由于兵暴得到了红五军和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配合,取得了极大成功。这次兵暴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平江起义的延续,是鄂东南革命斗争史上的一大壮举,为湘鄂赣武装斗争开创了新的局面,因此被中央军委高度评价为“模范兵变”。

  1929年6月,红五军军委在平江长寿街举行扩大会议,根据毛泽东“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思想,讨论了红五纵队到鄂东南开辟革命根据地的问题。11月,红五纵队在大冶地区展开游击战。红五纵队打进县政府后,打破牢门,放出了被囚禁的无辜农民,取得了第一次攻打大冶县城的胜利。接着,红五纵队又配合赤卫队,消灭了刘仁八、白沙铺、小箕铺、三溪口等十几个重要集镇的反动武装。

  大冶县城被红五纵队攻克后,广大工农群众革命情绪日益高涨,各区、各镇、各乡纷纷建立了公开、半公开的工农民主政权,农民协会、妇女会、少先队、儿童团等各种群众团体纷纷成立,并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普遍实行了减租减息,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在大冶农村展开。

  红五纵队在鄂东南地区的节节胜利,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恐慌。10月初,蒋介石派唐云山独立十五旅开赴大冶、阳新一带,进剿红军,企图扑灭刚刚点燃的革命烈火。

  独立十五旅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蒋介石为了排除异己,于1928年冬将这支五六万人的队伍缩编为新编第一师。1929年初,蒋介石又借口岳维峻拥蒋反冯不力,撤了他师长之职,扶持自己的亲信曹万顺上台,代为师长之职,蒋介石排斥异己,引起了老军官和士兵们的普遍不满,部队内部十分混乱。中共地下党组织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积极开展活动,等待有利时机,争取这支武装。

  十五旅中,有一个名叫程子华的营部副官,加入共产党后,潜伏在十五旅中做革命工作。程子华在接到进攻红军的指令后,立即同党组织联系,商议对策。最后决定举行兵暴,并与红五军的何长工、李灿等人,一起商量准备里应外合。

  12月14日晚,大雨瓢泼。红五军五纵队四千余人悄悄地渡过了韦源湖,第一支队由李灿、何长工率领,在大冶城郊的山上集结,等待拂晓攻城;第二支队在大冶与石灰窑之间的牛角山一带埋伏。

  “兵暴,当红军去!”深夜11时许,程子华召集各班班长,公开举起了红旗。这些班长平时深受程子华等人的教育,对国民党排除异己的做法十分不满,于是纷纷赞同举行兵暴。程子华带领大家割断了电线,切断十五旅与外界的联络,拘押了反对兵暴的国民党反动军官并组织进攻营部。

  程子华带领他的连部攻击国民党营部没有成功,退出了城外。15日拂晓,红五纵队奋力攻城,敌军闻风丧胆,守城敌营长朱麻子见红军主力攻城,慌忙带领一百多名部下逃窜,正好落人红五纵队第二支队的埋伏圈,全部缴械投降,朱麻子被活捉。红五纵队侦察得知城内还有国民党的两个连,立即命令被俘的敌军司号员吹号。城内敌军听到增援号声,跑步出城,结果遭到红五纵队的伏击,两个连全部缴械投降。兵暴部队同红军胜利会师。

  大冶兵暴胜利后,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大冶兵暴影响大,独十五旅被打垮,工农群众笑哈哈,热烈欢迎程子华。”受大冶兵暴胜利的影响,国民党独立十五旅其他各部也相继起义,起义队伍先后来到了红五纵队,在三溪口进行整编,被编为红五纵队第二支队,程子华任支队长。这时,红五纵队已有3个支队六千余人了。不久,红三军团在刘仁八成立,红五纵队扩编为红八军,大冶兵暴的起义部队成为红八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冶兵暴,留给人们有益的思考和启迪:党的领导是大冶兵暴获得成功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党的领导与指挥,没有内外配合,要取得大冶兵暴的胜利乃至成为模范兵变是不可能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党员忠于党、忠于人民,为革命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至今令人感动。大冶兵暴的成功,与程子华在那些班长中的威望有直接关系。他振臂一呼,群起响应。没有这一条,要想获得兵暴成功也是难以想象的。兵暴的成功,再次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的事业,是人心所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