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地标 > 黄冈市 > 纪念场馆
黄州陈策楼陈潭秋旧居
描述:
图片简介:

    陈潭秋旧居位于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村,占地面积280平方米,砖木结构,一进两重,五开间,面阔16.8米,进深6米,是黄冈县人民政府于1979年根据陈潭秋故居原貌重新修复的。为缅怀先烈光辉业绩,1980年,由陈策楼村集资兴建陈潭秋故居纪念馆(园),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内设陈潭秋铜像、陈策楼、故居纪念馆。陈潭秋烈士全身铜像伫立于苍松翠柏之间。陈策楼始建于明末,已有近五百年历史,原为陈氏祠堂,后成为陈潭秋、董必武、陈防武、陈树三、陈荫林等革命志士从事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工作的地方。楼为两层砖木结构,青砖布瓦,占地面积约140平方米。陈潭秋故居纪念馆由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馆名,内设展厅8个,主设“陈潭秋生平展”,分别为“少年好学,立志救国”、“革命先驱,激流勇进”、“转战南北,不折不挠”、“为党为民,血洒边疆’、“缅怀先烈,继承遗志”五个部分,还复原了陈潭秋卧室等展厅。1993年,陈潭秋故居纪念馆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陈潭秋(1896-1943年),名澄,字云先,号潭秋。少年时的陈潭秋便满怀凌云壮志,据说他12岁时,随五哥陈树三站在陈策楼上游玩观景,五哥脱口吟道:“陈策楼前谁陈策?”陈潭秋遥望陈策楼对面的独尊山应声答道:“独尊山上我独尊。”

  陈潭秋从武汉走上革命道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武昌高师读书的陈潭秋率领同学参加武汉地区的反帝爱国运动。随后,他在上海接受马克思主义,同董必武一起回到武汉,奔走革命、唤起民众。1920年,陈潭秋和董必武、刘伯垂等创建武汉早期党组织,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他创办了湖北人民通讯社,并出任社长。7月,陈潭秋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回汉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负责人。

  1922年春,陈潭秋到武昌高师附小任教。他以教书为掩护,领导武汉地区党的工作。在高师附小,陈潭秋担任国文和历史教员,并任五年级班主任。在他的教导和培育下,一批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伍修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一年里,陈潭秋与董必武一起领导了历时八个月的湖北女师学潮,培养了夏之栩、徐全直、袁溥之等一大批党的妇女干部。在领导女师学潮中,陈潭秋结识了进步青年徐全直,由相识到相恋,最后成为革命伴侣。1934年,徐全直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1923年2月,陈潭秋发动和领导了武汉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陈潭秋代表武汉党组织率团前往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回汉后发动武汉各界民众,全力支援以汉口江岸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推向顶点。二七惨案发生后,陈潭秋受军阀通缉,被中共中央调到安源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以安源路矿俱乐部教育股副股长的公开身份继续从事工人运动

    1924年夏,陈潭秋回到武昌,担任中共武昌地委委员长。他再次住在武昌高师附小,继续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在高师附小临街房子的二楼,住的都是比较可靠的教师,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的一些小型会议,经常在这里举行,因学校出入人多不会引起外界的注意。1924年,列宁逝世,陈潭秋在附小二楼的会议室,召开了一次党、团会议,参加会议的约20人,陈潭秋和董必武在会上发言,悼念列宁。同年下半年,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在武汉地区蓬勃发展,陈潭秋团结了周围一批进步青年和教师,经常在该校举行组织活动。1925年6月,在陈潭秋领导下,筹备成立了武汉妇女协会,并创办了《武汉妇女》月刊。7月,国民党湖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高师附小召开,成立了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陈潭秋任组织部长。

    为配合北伐军攻下武昌城,陈潭秋在高师附小布置指挥,策应北伐军攻城。北伐军像铁桶般包围着武昌城,城内敌人残暴地搜捕革命同志,高师附小的情况十分严峻。陈潭秋要应付敌人一天几次的搜查,还要解决同志们因围城引起缺粮而导致的饥饿问题,为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寻找替代食品,他像神农尝百草一样,什么芭蕉心、大椒叶、大丽花根都尝过,觉得哪一种可人口,就告诉大家采来充饥。

    1927年4月,陈潭秋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5月10日,陈潭秋出席了在武昌第一小学召开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五大后,陈潭秋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他和省委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在十分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坚持斗争。大革命失败前夕,中共湖北省委在汉口召开了武汉地区党团活动分子会议,决定将已经公开的党员立即转入地下以保存实力。按照党组织的安排,1927年7月中旬,陈潭秋登上了一只大木船,离开武汉。第二天中午,船抵团风镇,陈潭秋按原计划登岸,召开了黄冈县委扩大会议,在会上传达了省委的指示精神。随后乘船东下,迎接新 。

    1934年1月,陈潭秋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执行委员、粮食人民委员。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他留任中央苏区分局委员,领导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8月,他与陈云等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9年回国后,陈潭秋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2年9月17日,陈潭秋被反动军阀盛世才监禁,在狱中坚贞不屈。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在新疆惨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由于消息隔绝,在中共七大上他仍被选为中央委员。

  陈潭秋全家20余人,先后有8人参加革命,其中5人献出了宝贵生命。陈潭秋夫人徐全直、八弟陈荫林、五哥陈防武、三哥陈春林、侄子陈华粮分别担任过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省、县级党组织和农民运动、妇女运动的领导人。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陈潭秋率先在他的家乡建立了鄂东第一个党小组。1921年11月,陈潭秋带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回家乡黄冈,分头召集陈策楼、八斗垮两地的党员成立了陈策楼、八斗垮两个党小组,分别由萧人鹄、胡亮寅任组长。1922年春,这两个党小组先后发展成为两个党支部,即陈策楼党支部、八斗垮党支部,由陈学渭、胡亮寅分别担任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