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名人 > 革命先驱 > 何功伟
革命先驱
何功伟(1915——1941.11.17)
籍    贯:湖北咸宁
军    衔:
简    历:
人物生平

  何功伟,1915年11月出生,湖北咸宁人。中学时期,他积极响应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活动。1936年8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随即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开辟鄂南抗日根据地,任鄂南特委书记。1939年9月到湘鄂西区工作,任区党委宣传部长。1940年2月任湘西区党委书记,8月任鄂西特委书记。1941年1月20日在恩施被捕。1941年11月17日,何功伟被敌人押到恩施方家坝后山五道涧刑场,慷慨就义,时年26岁。

  1927年8月,何功伟在武昌湖北省立第一小学读书。1930年夏,考入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33年7月,考入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1935年,北平“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爆发后,他奔走于武汉各学校,参与组建武汉中等以上学校抗日救国联合会,并担任该会常务理事,发动各校学生举行声援北平学生的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后不久,改名何明理,离开湖北省立高中,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工作,任常委。1936年8月,经胡乔木、唐守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上海成立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受党派遣,任该团组织部长,改名何彬,主要开展统战工作。11月,上海战局吃紧,党组织决定派他回湖北工作。12月,被选为湖北省工委农委委员,在湖北省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工作。1938年3月,调任武昌区委书记。6月,中共湖北省委正式成立,任省委委员。7月,省委派他回鄂南,开辟鄂南抗日游击根据地。到达咸宁后,与地方工作同志一起成立了咸宁中心县委。8月,中共鄂南特委成立,任特委书记。鄂南特委成立后,他首先抓紧各级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接着积极筹建抗日武装。他主动上门做其叔父民团团长何寰桢的工作,晓以抗日救国大义,经反复动员,何寰桢同意合作抗日,在柏墩村组成一支拥有300人的抗日游击大队。1938年下半年,国民党顽固派在鄂南掀起反共高潮,10月制造了“项家山事件”,杀害了鄂南特委组织部长刘青等8人。12月,何寰桢又被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诱捕枪杀,咸宁国民自卫第二大队被搞垮,他与其它共产党人遭通缉。这时,鄂南特委与湖北省委失去联系。遵照省委预先指示,鄂南工作由湘鄂赣特委(驻平江县嘉义)领导。他到平江,与湘鄂赣特委接上关系,根据湘鄂赣特委决定,鄂南特委改为鄂南中心县委,他任书记。1939年8月,他到达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鄂南工作。9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他到鄂西工作,先任中共湘鄂西区党委宣传部长(机关设在宜昌)。1940年2月,接任湘鄂西区党委书记职务。他跋山涉水,往来于宜昌、巴东、建始、恩施一线,发展党的组织。1940年6月,日寇进犯宜昌,中共中央南方局决定在宜昌的工作人员分批撤往巴东、恩施。8月,他到达恩施,根据南方局指示,湘鄂西区特委改组为鄂西特委,他任书记。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1月20日,因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

  在狱中,何功伟始终坚信党的事业,严守党的秘密,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既经受了严刑拷打的考验,又挫败了敌人的“劝降”伎俩和“感化”阴谋,严辞拒绝了敌人高官厚禄、出国留学等所谓“自首”条件。他还赋诗填词,谱写了《狱中歌声》:“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用歌声作为鼓舞战友同敌人斗争的武器。面对敌人先后十余次利用其亲属到狱中劝降,何功伟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身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当局正促儿‘转变’,或无意必欲置之于死,然揆诸宁死不屈之义,儿除慷慨就死外,绝无他途可循,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他在给妻子的诀别书中写道:“告诉我所有的朋友们,加倍的努力吧!把革命红旗举得更高。好好地教养我们的后代,好继续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为理想、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浩然正气。

  1941年11月17日,何功伟被敌人押到恩施方家坝后山五道涧刑场。在临刑的100余级石板路上,敌人放言只要何功伟回一回头就不杀他,但遍体鳞伤、拖着沉重脚镣的他义无反顾,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时年2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