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戏(其他娱乐)

童戏即儿童所进行的游戏活动。三国时见于记载的童戏有战阵之戏、骑竹马、击壤等。 战阵之戏即儿童模仿大人指挥战争、布阵点将的游戏。汉末三国战争频繁,军事家凭借战争舞台演出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这对儿童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所以三国时期关于儿童战阵之戏的记载也很多。曹魏大将夏侯渊的第三子夏侯称,“自孺子而好合聚童儿,为之渠帅,戏必为军旅战阵之事,有违者辄严以鞭捶,众莫敢逆”。曹魏另一个著名将领贾逵,儿童时戏弄常设部伍,其祖父认为他异于众人,说“汝大必为将率”,乃口授其兵法数万言。 骑竹马是儿童效法成人骑马而创造出来的游戏。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一根短竹竿放在胯下,一手握竿的前端,使其后梢拖地,另一只手做扬鞭状,向前奔跑模仿奔马驰骋。这种游戏多为男童所为。《三国志》卷八《魏书·陶谦传》裴注引《吴书》说,陶谦少以不羁闻名全县,十四岁时,还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全部在其后跟随。 击壤之戏的历史也很久。曹魏人邯郸淳作《艺经》说“击壤,古戏也”,可见三国以前就有击壤之戏。《艺经》还记载击壤的玩法说:“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四尺,阔三寸,其型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敲之,中者为上。”壤还可以以砖代之。《艺经》还说:“以砖两枚,长七寸,相去三十步,立为标。各以砖一枚,方圆一尺,掷之。主人持筹,随多少。甲先掷破则得乙筹,后破则夺先破者。”西晋周处作《风土记》说:“击壤者以木作之,前广后锐,长可尺三四寸,其型如履。腊节,童少以为戏,分部如擿搏也。”从周处文中可以看出,西晋与三国时击壤之戏无大区别。不过,《风土记》此载透露一个信息,即击壤之戏至西晋时已逐渐成为儿童所爱的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