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

刘洪 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蒙阴县)人,约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约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卒,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被后世尊为“算圣”。 刘洪于汉桓帝延熹年间(158—166年),“以校尉应太史徵,拜良中”。为官数载,清正廉洁,吏民皆畏而敬之。 刘洪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侄子鲁王刘兴的后代。大约公元173年,他与蔡邕等人一起,测定了二十四节气时太阳所在的恒星间的位置、太阳距地球赤极的度距、午中太阳的影长、昼夜时间的长度以及昏旦时南中天所值的二十八宿度值等天文数据。这些观测成果列成表格收入东汉《四分历》中,成为我国古代历法的传统内容之一。 约公元184年,刘洪出任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东部都尉。此时,刘洪认识到当时施行的《四分历》的问题,开始酝酿新的历法——《乾象历》。在此任期间,初成《乾象历》。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经过校验、充实,最后完成了历法杰作《乾象历》。《乾象历》全文载于《晋书·律历志》中。 《乾象历》“方于前法,转为精密”,较之以前的历法更先进和精确,在天文历法的诸多方面都实现了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月亮运动的描述,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