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从秦到清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发布时间:2017-11-29 15:06    |   来源:湖北省图书馆 【字体:    
公元1518年。薪州(今湖北蕲春) 医生李言闻家添了个儿子。这孩子长到五、六岁,就显示出许多不同于其他孩子的个性,他聪明、颖悟、好静,‘遇事又特别认真,总要问个明白,李言闻知道,这孩子将来必能成才,因而格外下力地培养,用心辅导他读书。 李言闻家世代行医,他当然知道做一个普通医生在那个时代是不会有大出息的.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只要有一天,儿子读书做了官,李家就能发达了。 可是,儿子却和他的想法不同;这孩子从小跟着他上山采药,回到家里,天天接触到的也还是各部草药。久而久之,他对药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四岁那年,他被父亲所迫,参加了乡试;居然考中了秀才;可是,以后的举人考试,却连年失利。父亲要他继续考下去,他这才讲明了自己的理想.原来,他酷爱着医药,从小就暗下决心,要做一个名医呢! 这个孩子就是今天中国几乎人人皆知的李时珍。 李时珍少年立志;青年时代就刻苦钻研起来。那时候,他白日里跟着父亲外出行医,或是上山采药,天黑了就坐在发黄的油灯下,潜心研读家中的医药书籍。日子一长,他不仅成了医术精湛的医生,肚里装着的中草药知识就连做了一辈子医生的父亲也自愧弗如了. 李时珍的名气越来越大,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一次,被封在武昌的楚王的儿子得了重病,王府的医官想了各种法子也没治好。楚王急得坐卧不安,赶紧派人老远地把李时珍请进王府。李时珍仔细地检查了病人的各种器官,断定病根就在肠胃。他开了个方子,楚王儿子用上几付药,病果然完全好了。这一下,李时珍的名声更大了。 但是,李时珍却并不满足于治好几个病人,他要读更多的医书。掌握更多的草药。家里的书不够用了,他就趁着给王公贵族看病,借阅别人家的藏书。 书越读越多,自然而然地,他就发觉古人所写的那些书中竟有许许多多的错误。另外,他常年上山采药,…了解的许多药草,几乎所有的书中都没有记载。他深深感到,古人留下的资料并不完备。于是决心自己动手编写一部新的、更为完备的药书。 打那以后,他更是如饥似渴地研读各种医药知识。能够找到的书读完了他便以名医的身份去到王府,翻阅那些外面看不到的书,与此同时,他还花了大量时间,跑遍无数大山,去采集;观察一些药草。就这样,他花了10年的时间,作好了新药书编写的准备工作。 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新药书了。那段日子,他几乎忘记子身外的一切;满脑子里只有药草。写啊,写啊。写好了又改,改完了又写。花了20多年的时间,终于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这部190多万宇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自》是李时珍一生心血的结晶。全书共52卷16部,收录各种药物计1892种,比前人的医书多了374种。收集的药方一万多个,比前人增加丁4倍,书中还绘制了一千多幅插图。并在多处指出了前人所谓“炼丹长生之术’及其他违反规律的错误。 现在,《本草纲目》早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而李时珍也被后人誉为“医圣”,永远纪念他为人类医学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