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革命萌芽

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根据地红旗招展

发布时间:2019-09-29 10:44    |   来源:湖北省图书馆 【字体:    
 1927年8月至1928年间,湖北各地的农民暴动如星星之火,汇成一股股燎原烈焰。各支起义武装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上创建工农红军与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创立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鄂豫边等革命根据地,它们守望相助,唇齿相依。根据地军民面对敌人空前规模的围剿,采取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术,组织起渡谰壮阔的人民战争,与敌人浴血奋战,连续粉碎敌人的多次围剿。人民武装与根据地在反围剿斗争中不断壮大,到1932年,主力红军发晨到11万人,控制湖北境内65个县,一度形成威逼武汉等大中城市的战略态势。
根据地党组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动群众,积极进行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为发展壮大红军和粉碎敌人围剿作出了巨大贡献。
鄂豫皖根据地。1927年12月,根据吴光浩的提议,鄂东军72人枪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坚持游击战争,鄂东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1928年1月27日,第七军穿过黄麻县境,到达黄冈北部的大崎山,接着穿插罗田三里畈、黄冈回龙山,于3月初重返木兰山,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吴光浩率领战士风餐露宿,历尽艰辛,一月内在敌占区内穿行三、四百里,为革命保留—支有生力量。1928年4月初,蒋桂冲突,黄麻地区形势好转,第七军重返黄麻,再组暴动。
1928年5月,第七军与地方党组织领导人吴光浩、曹学楷、戴克敏、戴季英、徐朋人在黄安清水塘召开会议,决定开创以柴山堡为中心的黄麻光(河南光山)边界根据地。柴山堡历来为“三不管地区”,反动力量比较薄弱,而且地势险要,物产丰富,便于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第七军来到柴山堡后,党的领导人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开明士绅的支持,改造红枪会。曹学楷了解到做茶叶生意的崔世祥在地方上很活跃,对他做了大量工作,后来又通过他宴请柴山堡的头面人物,给这些上层人物晓以大义,争取了一部分开明士绅的合作,分化地主阶级,为第七军在柴山堡首先站稳脚跟创造了条件。接着在柴山堡地区广泛发动农民,斗争土豪劣绅,成立农民协会,得到黄麻光三县边界近20万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七军从此有了一块可靠的革命根据地。
1928年7月,第七军领导人在柴山堡尹家嘴召开会议,对革命武装、党的组织、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等问题作出决议。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戴克敏任师党代表,曹学楷任参谋长,全师约120人,长短枪100余支。各县成立农委会作为临时政权机构,发动农民开展抗租、抗课、抗税、抗债、抗捐的“五抗”斗争与没收地主土地、财产的斗争。鄂豫边区军民开始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1929年6月间,敌罗霖独立师一部与李克邦旅一部、夏斗寅师一部及反动地方武装发动围剿,企图消灭红三十一师于黄麻光三县交界处。徐向前指挥红三十二师两个大队首先反击力量较弱的李克邦部和地方武装,与敌连续作战五次,击溃李克邦部,罗霖部不战自退,粉碎了敌人第一次“会剿”。7月1日,红三十一师进攻白沙关地区约三、四百人的胡道成民团,经过—个多小时的激战,打死打伤敌人数百人,取得白沙关战斗胜利。从此光山南部纵四五十里、横六七十里的地方,“遂成为纯粹红色区域。”8月中旬,蒋介石亲信刘峙指挥鄂、豫两省反动武装对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在白沙关、鹅公山、磨角楼战斗后,红三十一师跳出内线,与豫东南的红三十二师会合,敌人的围歼计划成为泡影。1929年10月,红三十一师又粉碎徐源泉师与夏斗寅师的“徐夏会剿”,取得第三次反“会剿”的胜利。鄂豫边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南起黄安八里湾和尹家河、北至光山陡沙河、西至罗山宣化店和孝感汪洋店、东至麻城黄土岗,纵横约近百公里;红三十一师发展到700余人,共有长短枪600余支。
为了统一鄂豫边和豫东南两块革命根据地及红军的领导,11月20日召开中共鄂豫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鄂豫边特委;召开鄂豫边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鄂豫边革命委员会,曹学楷当选为革命委员会主席,形成了统一的鄂豫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为了掀起更大革命高潮,成立鄂豫皖边特别区委员会,统一领导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集中三支红军部队,红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许继慎,政治委员曹大骏,副军长徐向前,全军共2100余人。6月下旬,召开鄂豫皖边界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敢府,甘元景当选为主席。自此,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红一军成立后,开始向外出击,由红三十一师改编的红一师在平汉线连续作战。7月下旬在孝感花园镇一战中,红一师发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全歼守敌一个团,共毙伤俘敌团长以下官兵1400余人,缴获重机枪8挺、追击炮5门、长短枪800余支。红一师兵强马壮,迅速扩增到3000余人。8月下旬在四姑墩战斗中,红一、二、三师配合作战,全歼敌一个团,击溃敌两个团,接着红—师又在小河溪歼敌一个团的大部。1930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将蕲(蕲春)、黄(黄梅)、广(广济)地区划归鄂豫皖特区,红十五军与红一军会合。
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930年冬,国民党军阀混战告一段落,蒋介石开始集中嫡系部队进攻苏区,由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负责指挥围剿鄂豫皖苏区红军,集中八个师另三个旅、近10万兵力进行合围。国民党军第一步围剿鄂豫边区,而鄂豫边区并无主力红军,刚刚担任特委书记的曾中生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积极迎击来犯之敌;首先以红十五军破南线之敌,接着红十五军跳出内线,北上商南与红一军会合;红一军在皖西成功地反击敌人围剿后,又西返豫南,打退围剿之敌。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在麻城福田河会合,合编为红四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三,参谋长徐向前,全军共12500人。
根据敌我力量的变化,红四军转入进攻作战。1931年1月26日,围攻麻城磨角楼守敌,圈点打援,毙伤敌军500余人,缴枪1000余支;围攻反动堡垒光山新集,歼灭豪绅地主反动武装1000余人。2月下旬,红四军乘胜出击平汉线,3月1日深夜冒雪奔袭李家集车站,全歼国民党一个旅,打死敌旅长侯镇华;袭击柳林车站,歼敌一个营。又在双桥镇战斗中围歼冒险突进的敌三十四师,毙敌上千人,俘敌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多人,缴获6000余支枪、20多门追击炮、4门山炮、20余挺机关枪,从而宣告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的彻底失败。
1931年3月中旬,国民党开始对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围剿。这次敌人采取追堵兼施的战术,调动兵力11个师,约13万人。红四军各个击破敌军,首先主力东进,打击进犯皖西革命根据地的敌人;接着主力西返鄂豫边,在新集北部浒湾痛击敌人,毙俘敌近千人;5月下旬又打桃花镇战斗,全歼敌一个营,援军一个旅几乎被歼。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遂告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