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腔之名,可能是由于吹奏乐器笛子作为主伴乐器而命名。最初是曲牌体,唱词是长短句的词格,后来逐渐发展为七字句、十字句,向着板腔音乐过渡,并基本上成为板腔音乐的早期乱弹声腔。其曲调结构和皮黄一样,是以唱词的上下句为基础,以上下对应乐句为其基本结构形式。每一乐句也可分为两或三个小分句,分句之间或上下乐句之间有时也插有一小节的小衬子,但唱段开始前没有前奏过门,乐句之间也不用长过门,基本上是采取一句紧接一句的垛唱形式。吹腔曲调悠扬,平稳流畅,节拍宽紧自如。它的节奏规律是上乐句为板起板落,下乐句为跟起板落。节拍多为一眼板的2/4拍),有时也可插上一段夹板(1/4拍)。它是一种由上乐句落“2”,下乐句落“1”的五声宫调式曲调。吹腔表现力丰富,既能表达哀怨凄切的感情,又可表达庄严威武的气质。谱例如下: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内网门户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 电话:086-27-65398578 65398570 邮编:430071
Copyright @ 1997-2014 Hubei Province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7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