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音乐>伴奏音乐的任务和作用
伴奏音乐的任务和作用
发布日期:2014-09-19  资料来源:汉剧志

  ()托腔与保调.这是戏曲音乐伴奏中,两种既有机联系而又各具不同内容的名词概念。

  托腔就是用器乐来衬托伴奏唱腔,它是乐队一项最主要的伴奏任务。这项任务是由打击乐配合主伴的管弦乐来共同完成的。每一个唱段的起承转合、板式、节奏、速度、乃至基本情绪,均有与之相适应的锣鼓点相伴奏,唱腔则由文场面的主伴乐器“四大件”来担负。“四大件”中,胡琴又是第一位的主胡。早期的胡琴,比现今用的筒子大,杆子长,蒙的是蟒皮,拉的是软弓,发音宽厚柔和,适于衬托低腔。自二十年代以来,由于演员嗓音提高,同时坤角演员也相继出科,并在京剧的影响下,将主伴胡琴改成了京胡,弓法也相应改成了硬弓。尺寸缩小了,音区提高了,穿透性更强了,气势更为雄浑激越。过去除以胡琴主伴外,也有专由月琴来主伴的。三弦除少量曲牌可单独使用外,一般是作为辅助性的伴奏乐器。二胡的出现,也是在受了京剧影响之后才采用的京二胡,衬托主胡,尤觉柔媚,更适于伴奏旦腔的演唱。

  此外,汉剧的唢呐二黄、罗罗腔及少量以曲牌联缀为主的剧目等,则是以唢呐作为主伴乐器的;吹腔及部分曲牌或平板戏等则是以竹笛来作主伴乐器。

  各种唱腔有了主伴乐器来伴奏,使得伴奏与唱腔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从而发挥伴奏音乐的功能,用以弥补、充实唱腔的感情、气势和托腔保调的主要作用。特别是由于唱腔旋律与伴奏旋律所形成相互谐调的支声复调关系,大大开拓了唱腔的表现能力。即使通过伴奏出来的引子、过门、尾奏等,也郁有力地充实和丰富了唱腔的情感。

  伴奏对演唱所起的定调、保调作用表现在:一方面能使演员对所演唱的每一个唱段,在起唱前,通过引奏能预感到一个标准的调高,从而可根据合适的高度以充分发挥其嗓音条件、演唱技巧和唱腔的情感,另一方面能使每个唱段自始至终保持稳定调性的统一,防止和纠正某些演员荒腔跑调的弊病。

  ()为全剧演奏各种间奏音乐,包括吹打开台,演奏序曲、幕前曲、尾声等,以保持全剧音乐的联贯统一。

  ()配合剧中人物的上下场、表演动作、台词念白,演奏与人物身份、感情、节奏相适应的各种锣鼓点子与过场曲牌,起到介绍人物,抒发情感的作用。

  ()配合舞蹈、武打场面,演奏出情绪、节奏相适应的锣鼓点子与过场曲牌,以达到渲染气氛,统一动作的目的。

  ()通过节奏鲜明、繁复多变的锣鼓点,以统一整个舞台各种表演艺术手段的节奏。

上一篇:唱腔音乐之:其它腔调 下一篇:伴奏音乐的具体运用
图片库
视频库
音频库
相关阅读
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程良美成为“
用旋律说话的艺术家——汉剧作曲
记两位老艺人的演唱
谈汉剧《借牛》的音乐
湖北省汉剧团体改启示录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内网门户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 电话:086-27-65398578 65398570 邮编:430071

Copyright @ 1997-2014 Hubei Province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7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