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声腔>皮黄合流的历史佐证
皮黄合流的历史佐证
发布日期:2014-09-10  资料来源:历史文献

  戏剧史论家扬铎在《汉剧角色考、皮黄考——从历史角度看汉剧特点》中说:“汉调的二黄……上去至襄阳与西皮合流,成为今日的汉调。”《汉口丛谈》中所载楚调艺人李翠官传中,李于乾隆末在汉口演出的《杨贵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精湛绝妙,深受观者称赏。其时李翠官所演剧目即为皮黄合奏剧目。同一时期的艺人王洪贵率领入京的黄腔班,就是汉调班。所演《击鼓骂曹》、《让成都》以及李六演出的《醉写吓蛮》、《扫雪打碗》也均为皮黄合奏剧目。

  湖北罗田人余三胜是著名的汉调艺人,为春台班班主江春所推崇,徽班进京时,其代表剧目《定军山》、《捉放曹》、《下书路会》、《双尽忠》、《问樵闹府》等皆为皮黄合奏剧目。

  戏剧史论家扬铎在《汉剧史考》中讲:“襄阳为西南各省入京的孔道。汉调在襄阳形成以后,清初,因荆州为将军驻防所在地,寄情声色,对于汉剧的爱好,于有形无形之中,自不免有所培养。”客观上促进了汉剧艺术的发展,所以西南半壁就成了汉调的弥漫地。另据天柱外史《皖优谱》讲:“惟徽调与汉调所以别者,则以汉调杂襄樊耳。”由此可推断,皮黄合流的时间,最迟不晚于乾隆年间。1790年,乾隆做寿,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京,所唱徽剧是以昆曲为主,进京后又结合了秦腔和京腔。当时的京腔并非京剧,实际上是北方的弋阳腔,是弋阳腔传入北方后形成的北方高腔,也就是京腔,徽班进京时唱腔是在以昆曲为主的基础上兼唱京腔和秦腔。自乾隆年间始,湖北汉调艺人先后入京,将皮黄声腔带到北京,对北京剧坛影响颇大。当时在京享有盛誉的四大徽班中,春台班就是湖北班,汉调艺人米应先、王湘云、余三胜进京大都以善创新腔著称,不但以《战长沙》、《四郎探母》、《天堂州》、《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等皮黄剧目见长,还以《托兆碰碑》、《乌盆记》等反调剧目闻名。

  成书于道光年间的杨静亭《都门杂咏》云:“时尚黄腔喊似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道光初年,又有汉调艺人王洪贵、李六、王九龄、龙德云、童庆善等先后进京。王洪贵擅演《让成都》、《击鼓驾曹》;李六擅演《醉写吓蛮》、《扫雪打碗》。

  皮黄进京

  汉调艺人进京,以楚调新声享誉京师,逐渐改变了徽班以昆曲为主,兼唱秦腔、京腔的旧局面,使主要唱西皮二黄的汉调占了主导地位。故有《梨园旧话》中“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说法。同时,从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使北京的戏曲舞台面貌焕然一新,也为京剧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汉调的风靡,使全国的戏曲舞台呈现出取代雅部昆曲的趋势。

  从楚调兴盛(1616)到汉剧形成,大致经历了明朝末年至清道光中叶约两百年的时间。“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这是清人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所记。据此描述,当时的演唱,皮黄不仅合流了,而且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西皮和二黄的板式已渐成系统。


下一篇:汉剧的声腔体系
图片库
视频库
音频库
相关阅读
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程良美成为“
用旋律说话的艺术家——汉剧作曲
记两位老艺人的演唱
谈汉剧《借牛》的音乐
湖北省汉剧团体改启示录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内网门户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 电话:086-27-65398578 65398570 邮编:430071

Copyright @ 1997-2014 Hubei Province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7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