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声腔>汉剧的主要声腔
汉剧的主要声腔
发布日期:2014-09-10  资料来源:历史文献
    汉剧以“二黄、西皮”腔系为主。西皮腔由陕西秦腔流入湖北襄阳,与襄阳腔融会演变而成。二黄源自江西弋阳腔或徽调。根据所处地理位置,习惯地将西皮称为“北路”,将二黄称为“南路”。

  西皮

  西皮是我国四大戏曲声腔系统中,皮黄声腔的主要声腔之一,在各剧种中流传甚广,各地对其称呼不尽相同。湖南与广西的剧种称为“北路”,云南滇剧称为“襄阳”,四川称为“胡琴”,湖北汉剧、长江剧种和西北剧种及京剧称为“西皮”。虽然各地叫法不一,但曲调皆无大异,基本上同出一源。

  西曲原是南北朝宫廷中的乐舞,是阳春白雪类的曲调,后流落民间,逐渐成了下里巴人。数百年来,它流行于湖北荆州、襄樊,并安家落户,变成了当地的土腔土调。明末清初时,南北曲曼卓和弦索二调悬绝,流于陕西称为秦腔;流于湖北各地,以襄阳最为盛行,逐渐蔚成风气,衍成了“襄阳腔”,再与西曲结合,逐渐演变成为“西皮”。襄阳腔与西秦腔(梆子腔)是姊妹腔,源出汉水一脉,因果互见,既有共性,也各具个性。梆子腔是男女同唱的一种曲调,调式无变化,西皮腔则男女分腔,二者调式各不相同,尤其是汉剧的西皮腔,十大行当,各有特色。

  关于襄阳腔,另有几种说法。据清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年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载:“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枞阳腔(今名石牌腔、吹腔),湖北人歌之为襄阳腔(今名湖广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根据这一记载,说明襄阳腔不晚于清代中叶已经在湖北十分盛行了。《中国戏曲通史》中讲:“梆子腔由山陕地区传至湖北襄阳一带,形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襄阳腔,后来再经湖北艺人的丰富加工成了西皮腔。”又讲:“陕甘一带的秦腔,流传到湖北后,在以襄阳为中心的襄河流域生了根,而发生了许多变化,由西秦腔变成了襄阳腔……后又继续在汉水流域发展,经过湖北艺人更多地加工改造,使它在音调上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这就形成了后来的西皮。”襄阳腔与枞阳腔、秦腔都演变于弦索,后因传入的地域不同而流变称为襄阳腔。因此,襄阳腔与湖北以西流入的山陕梆子结合,在当地艺人的演唱加工后逐渐形成了西皮腔。襄阳腔是西皮的基础与过渡。

  二黄

  二黄的产生有几种说法。一说二黄是由江西弋阳腔传入安徽形成青阳腔,后又转化成为吹腔(以双笛伴奏),又由吹腔逐渐形成平板二黄,也称为四平调。二黄腔系是弋阳腔从江西到安徽,从安徽到湖北的流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戏曲通史》中讲,“二黄也有认为出自安徽的,如欧阳予倩《谈二黄戏》等。”又讲,“二黄腔系由安徽的四平腔发展演变而成。安徽的四平调,流传到湖北以后,又经湖北艺人的创造加工,与湖北地方民间曲调结合,就进一步发展成为二黄。”另有认为二黄来自江西。成书于乾隆四十年前后(1775)的李调元《雨村剧话》载“胡琴腔起于江右……又名二黄腔”,其中所指江右即江西。又据嘉庆年间成书的张祥珂的《偶忆篇》云:“戏曲二黄调,始自湖北,谓黄冈黄陂二县。”道光二十五年初刊印的杨静亭的《都门纪略》中云:“黄腔始于湖北黄陂县,一始于黄冈县,故曰二黄腔。”《清稗类钞选》亦说二黄出自黄冈、黄陂。黄冈、黄安、黄陂在元代属黄州路,明代属黄州府,直至清代,黄陂才划归汉阳府所辖。二黄腔的前身是“圻水腔”,又称“湖广调”。明朝时,湖北黄州府所管辖县有:圻水(今浠水)、黄冈、黄陂、黄梅、黄安(今红安)、罗田等,这些县有很多民间土腔、民歌及灯戏小调等。其中,较流行的有圻水腔、打罗腔、哦呵腔、灯戏小调等,唱时都是用双唢呐伴奏,有些至今仍然保留。圻水腔是二黄的原始腔,在明末流行于长江一带,后被楚调吸收了,因圻水县靠长江,称为南边戏路子,简称“南路”。关于二黄的称谓还有另一种解释,认为二黄的黄字应加上竹字头,并说二黄形成于吹腔,通常情况吹腔有二支笛子伴奏,每支笛子叫做一黄,所以叫二黄。还有一种说法是指乐器胡琴,因京胡曾被称作为二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二黄腔是由胡琴伴奏的,后因故改为笛子伴奏,因此加上竹字头。据传乾隆退位以后成为太上皇,让其子嘉庆做了皇帝,这就使得在同一时期内有了两位皇帝,一位老皇上,一位新皇上。因胡琴二簧与二黄谐音,又因胡琴的里弦称为老弦,外弦称为子弦,若在演奏中断了老弦,便有影射老皇驾崩之嫌,而倘若子弦断了,又可能被认为影射新皇夭折。为此,清廷当局明令禁止将胡琴称为二黄,而改由笛子伴奏。这一解释曾在京胡名家徐兰源先生的《操琴生活》中提到。二黄原以二笛托腔,故又称二簧。华连圃的《戏曲丛谈》以为:“二簧者,安徽安庆之土戏也。安庆旧有枞阳腔,后名石牌腔,即所谓吹腔也。吹腔之曲,必用双笛托腔,故名二黄。”又云:“二黄腔即黄腔,起于湖北之黄冈黄陂,故名二黄。”后徽汉两派,繁衍于襄阳、汉口者为汉调,流传于石门、桐城、休宁间者为徽调。乾隆时徽班所传入的二黄,即是汉调的二黄,道光时所传入的黄腔班,亦即汉调班。欧阳予倩先生的《谈二黄戏》云:“二黄发生于湖北,上传湖南、广西、广东,下传安徽,总名之曰湖广调。”他在《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序言中也说:“皮簧原流行于湖北、安徽两省,特别在湖北形成了汉剧,在安徽就有徽调,到了北京,就形成了京剧。”

  从皮黄合流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最先把南路的二黄与北路的西皮进行合奏,从而使皮黄合流为皮黄腔系,汉剧首当其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皮黄合流,汉剧为先已成定论。韵源中州,音依湖广是汉剧语言声腔的基本特点。所谓韵源中州就是以中州韵为基础,音依湖广则是以武汉方言为基准。在湖北艺人的加工改造中,本为两种不同的声腔,统一在以中州韵、湖广音为基准的演唱及舞台语言上,从而形成皮黄合奏的皮黄腔系。

 

相关视频:

【专访】皮黄合流的引典考据

【专访】京汉声腔对比

【专访】汉剧皮黄的音乐特点

【专访】谈汉剧板腔体的影响

【专访】汉剧音乐研究

上一篇:汉剧的声腔体系
图片库
视频库
音频库
相关阅读
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程良美成为“
用旋律说话的艺术家——汉剧作曲
记两位老艺人的演唱
谈汉剧《借牛》的音乐
湖北省汉剧团体改启示录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内网门户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 电话:086-27-65398578 65398570 邮编:430071

Copyright @ 1997-2014 Hubei Province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7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