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流派>汉河派
汉河派
发布日期:2014-09-10  资料来源:历史文献

  汉河派主要以武汉为中心,其流行地区包括鄂东、鄂东南各县,皖西南、赣西北部分地区。该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分上、中、下三个路子。武汉及周边的黄陂、汉川、咸宁、嘉鱼等县属上路子;黄冈、黄梅、黄安、浠水、鄂城、蕲春、罗田、英山以及皖西南的太湖、宿松,江西的九江、湖口等地属中路子,又称江北或“黄冈圩”路子;阳新、通山、通城、崇阳、大冶以及江西的武宁、修水、瑞昌等地属下路子,又称江南或“兴国河”路子。

  武汉历来是汉河派艺人云集的中心。明末清初,汉口已是我国“四大名镇”,会馆林立,商业兴盛。据不完全统计,清乾隆嘉庆年间汉口共有庙宇、会馆127座之多。清嘉庆道光年间,是汉河派最兴盛时期,当时汉口的汉剧班社多达十余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祥发部”、“联陛部”和“福兴部”。著名演员有:一末张长、詹志达、袁宏泰,二净卢敢生,三生范三元、李大逵、吴长福(即巴巴),四旦胡德玉、胡福喜,五丑余德安,六外罗天喜、刘光华,七小叶濮阳、汪天林,八贴小金香、高香芝(又名高十官),九夫吴庆梅,十杂杨华立、何士容,武旦姚秀林、王金玲、程颉云等。汉剧除在武汉十分兴盛外,汉河派的中路和下路在广大城乡里也非常活跃,当时的会戏、神戏、湖戏、谱戏、灯戏多半都是请汉戏演出。这期间,汉河派的艺人不仅活动于本省鄂东一带,而且不少名伶去北京搭徽班演出,为我国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汉调进京的名伶最早是米应先,小名米喜子,人称米戏官。米系湖北崇阳县人,清乾隆末期出生,自幼在科班学戏,习正生,以红生戏见长。乾隆末年米应先领春台到北京,他入京后,首场演出了《战长沙》、《破壁观书》,米因演关羽而一举成名。汉调名伶谭志道一家北上进京搭京班演出,谭系湖北武昌人,应工老旦,艺名谭叫天,擅长的剧目有《断太后》、《辞朝》、《钓龟》等。谭虽搭京班演出,唱念字多用湖北音,与今日之汉剧所差无几。

  汉河派下路子(流行地区通山、崇阳、通城、阳新大冶)的戏班演出十分活跃,各县建族祠、置祭产、主祭会都必须演戏,端午节、重阳节更是如此。

  咸丰元年,双合班就在通山演过破台戏。汉剧班社在通山一带不仅非常普遍,而在咸同年间还办了老“寿”字科班。汉剧教育家舒二喜(朱洪寿之师)出自该班,后来他教12个科班。同治年间,上河路子在武汉举办了“天”字科班,该班培养的名伶有一末任天良、三生姚天惠、五丑汪天中、十杂陶天桂等数十人。

  清同治光绪年间,武汉除了老“天”字科班的一批人才外,随之又出了“双”、“喜”两个科班。“双”字科班的名伶有一末胡双喜(汉剧一末大王余洪元之师),六外骆双庆、程双全。“喜”字科班的名伶有六外陈旺喜、七小黄双喜、八贴罗金喜、陶四喜,九夫周长喜,十杂王洪喜等。当时除各处科班培养的人才外,各处名伶云集武汉,清光绪十七年汉口亦有名班“福兴班”坐镇演出,班主杨福庆,后台管事汪天中、任天泉。当时名角大部分都集中在此班。其时人才辈出,汉河派发展兴旺。此时的武汉,由于供戏班营业演出的“茶园”、“戏院”兴起,汉剧逐渐由会馆、庙宇中的戏楼走向剧场,各地的汉剧演员纷纷来武汉搭班。

  清末民初,汉剧四大河派的名伶与名票汇集武汉,演出交流,切磋技艺,在唱腔念白上,因方言差异而各具特色,可谓盛况空前。这期间,汉剧十大行的佼佼者相继产生。

  “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与发达的经贸优势,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使汉河派广采博收,渐显领军之势。

 

相关视频:

【专访】探寻汉剧源流

【专访】汉剧四大河派

上一篇:府河派
图片库
视频库
音频库
相关阅读
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程良美成为“
用旋律说话的艺术家——汉剧作曲
记两位老艺人的演唱
谈汉剧《借牛》的音乐
湖北省汉剧团体改启示录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内网门户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 电话:086-27-65398578 65398570 邮编:430071

Copyright @ 1997-2014 Hubei Province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7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