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轶闻趣事>汉剧杂忆
汉剧杂忆
发布日期:2014-09-19  资料来源:汉剧纵横谈

  汉剧是源于湖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它形成于16世纪中叶,原名“楚调”,又称“楚腔”“楚曲”“汉调”“汉戏”,直至辛亥革命后才定名汉剧。汉剧虽产生在湖北,但流行地区十分广泛。如陕西安康、河南南阳、湖南常德、福建龙岩、广东梅州等地都有专业的汉剧院、团;国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还有一些业余汉剧社团组织演出。除此之外,川剧、徽剧、粤剧、桂剧、赣剧、滇剧、黔剧、浙江的婺剧、湖南的湘剧和祁剧都吸收了不少汉剧的主要声腔——“西皮”和“二黄”,尤其是当今的“国粹”——京剧,更是将“皮黄腔”发展到美不胜收的境地。有人说,汉剧不是一个地区的方言戏剧,它应该是中国汉族戏曲艺术发展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一、结缘汉剧

  我于1953年考入武汉市戏曲学校,是该校汉剧科的首批毕业生,先习演员,后转音乐(操京胡)1959年分配到武汉市汉剧团工作至1979年,这二十年间,我有幸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汉剧的一段繁盛时期,亲眼目睹了广大观众对古老汉剧的喜爱,对老一辈汉剧表演艺术家的追捧和崇拜。1962年元旦,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湖北省成立了武汉汉剧院,文化部将其列为全国八大戏曲剧院之一。

  1979年,我被调到刚刚恢复的武汉市戏剧学校,负责汉剧科的教学工作。有一次,几个音乐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汉剧的唱腔和京剧唱腔很相似?”我当时只是简单地回答: “京剧是从汉剧演变出来的。”究竟是什么时候,是怎样演变的,我也难以说清楚。从此,我开始有了一个念头,我要想方设法、多花点时间,将汉剧的源流及其影响深入地调研一下。力争把汉剧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以便传教给学生。1977年至1978年间,我曾同湖北省汉剧团的刘小中老师共同搜集过汉剧的有关资料。当我向他提出调研汉剧历史的课题时,二人一拍即合。他比我长一二十岁,从小在戏班跑龙套,后来搞编导,见多识广;我也从事汉剧有二十多年,对戏曲的声腔和音乐有一定的研究。最难得的是,二人对这一课题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完全一致。 

  图:郭贤栋采访汉剧老艺人何鸣峰(1982)

  从1980年开始,在省文化厅、省汉剧团、市文化局、市戏校有关领导批拨专款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二人脱产和半脱产三年之久,走遍了省内外凡是流行过汉剧的地区,访问了无数位当地的汉剧老艺人、老票友、老戏迷,查看了许多有关汉剧的老报纸、老县志、老资料,听、记和比对不同地区皮黄声腔的老剧本、老唱片、老戏曲谱、板式称呼,寻找了汉剧发祥地区的古戏楼、老会馆和班社演出的历史 等资料。经过三年多的考察和调研,人虽然辛苦,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从历史资料了解到汉剧的   形成和发展之同时,也不断走访老艺人、老票友、老戏迷(最长者106),通过他们的回忆,见证了昔日汉剧在当地盛行的状况。在此期间,我们还参加了全国高腔学术研讨会、全国梆子腔学术研讨会、全国梆子腔学术研讨会、全国皮黄声腔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三次声腔研讨会,不仅大大丰富了我们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知识,同时也进一步发现我省的汉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所做的重大贡献!

图:在河南那样古镇社旗采访老汉戏迷

    二、徽班汉调的成因

  明、清以来,我国戏曲先后形成了四大声腔体系: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大部分都是由这四大声腔发展演变而成。昆腔源于江苏,高腔源于江西,梆子腔源于陕西、山西,皮黄腔源于湖北。清末以后,全国又有一些民间艺人将当地的民歌、小调陆续搬上舞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戏剧种。

  汉剧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可低估。它最早将我国南北两种不同风格的曲调——“二黄"和“西皮”完美地结合在剧目中,展现在演出舞台上,从而逐渐形成了让观众通俗易懂的“皮黄”腔系,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白话的板腔体,替代了文言的曲牌体。在晚清时期,属于“花部”的皮黄戏,其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远远超过了新加坡客属总会业余 两百年前,一批批汉剧艺人北上京都搭徽班演出,从而衍生了中国的“国粹”——京剧。过去,人们常称京剧是由“徽班汉调”演变而成,此说有一定的道理。清代乾、嘉年间,皖西南安庆一带戏班很多,但大商埠码头很少,演出市场有限。加之不少徽商赴京做生意,也很需要家乡有戏来打通关系,丰富文化生活。于是,不少徽班离开家乡,去北方谋生。汉口在清代已经是九省通衢的大商业都市,四方艺人云集三镇,汉调班子在这里常演不衰,很多班主他们采取“换人不换班”的经营方式,保持了演出市场的繁荣稳定。正是此处的繁盛,使不少优秀的汉调艺人在武汉立不了足,不得不北上搭徽班寻找出路。过去,鄂东南一带的汉调艺人同安庆徽调艺人同台演出的情况也不少见。北上的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谭志道(谭鑫培之父)等,也都是鄂东南一带的人。

  图:新加坡的汉剧团演出《花灯案》。(1994)


    三、汉剧在海外

  汉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之 一,不仅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和祖国宝岛台湾,而且远及南洋的新、马、泰、印尼。上面已经提到,汉剧虽源于湖北,但其他省、市也有汉剧。尤其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客家华人,一直将演唱汉剧作为植根于中华汉民族之标志。1982年,我们在闽、粤考察汉剧时,据当地老艺人们介绍,1924年,“荣天彩”班到过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等地做过巡演。而汉剧流传到东南亚各国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初年(1875),汉剧“荣天彩”班曾到过泰国等地演出;宣统初年,汉剧“老三多”班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演出达三年之久。这次考察,我们还获得了一份很珍贵的资料——新加坡《客属总会国乐部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会刊》(该部于1921年成立),当地的客家华人称汉剧为“国乐”。客属总会会长卓济民先生在该会刊中撰文说:“汉剧是以华语为媒介,和京剧一样,不被当作是方言戏剧,但是,题材方面却和其他戏剧大同小异。南来的华人,演奏的广东和闽西汉剧。这两派汉剧尚保留了许多汉剧原来的风格。”1994年,我随武汉汉剧代表团访问新加坡时,有幸见到了年逾古稀的卓济民先生(时任客属总会名誉会长),两人对两国的汉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相互还交换了有关资料。

图:新加坡客属总会业余汉剧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演出照片

  图:郭贤栋在新加坡客属总会调研湖北汉剧与新加坡汉剧的关系。(1994)

    四、汉剧与新戏

  汉剧是反映现实生活、编演现代戏最早的剧种之一。辛亥革命前后,汉剧艺人、同盟会成员刘艺舟就开始将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渗入到汉剧演出的传统剧目中。土地革命时期,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演现代戏、宣传革命思想为主要任务的红军“牌子”。19304月底,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主力第四纵队由井冈山来到鄂东南,与李灿、何长工等率领的第五纵队会合,决定在阳新、通山一带开辟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红军司令部就设在阳新县的龙港镇。中共鄂东南特委为了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红军及苏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决定组建一支革命的文艺队伍,并选派龙港共青团团委书记刘金魁负责组建工作。    

  当时,鄂东南一带汉剧十分流行,通山、阳新两县汉剧的科班林立、戏班甚多。刘金魁通过调查了解,得知通山有一个汉剧班子,演员多系原“德” 字科班的学生。这批人年轻力壮,思想单纯,多数是穷苦家庭出身,很有条件加入红军。经过摸底、宣传和鼓动,这个戏班有三十多人抛弃了旧戏班,加入了红军。从此,一个以演进步传统戏和革命现代戏的“新戏团”成立了。他们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打渔杀家》、《打花鼓》、《武松杀嫂》、《文昭关》、《荥阳城》、《罗伟就义》、《送夫参红军》、《活捉张辉瓒》、《十限民团》等。   

  这个演唱汉剧的“新戏团”从成立到离散一共   经历了四年之久,最后,团长和副团长都牺牲了,不少团员遭到国民政府的迫害。这个团的团徽现在还保存在当地革命历史纪念馆。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汉剧组成十支“抗敌流动宣传队”,编演了不少抗日爱国的现代戏,奔赴后方巡回演出,鼓动群众抗日救国。  

  综上所述,汉剧不仅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同时,为中国近代革命事业也尽了一份力量。

  汉剧曾有过它的繁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前,汉剧在湖北戏曲舞台上,可说是遍地开花。民国时期的汉口,共有演出的茶园、会馆25座,其中有20座演汉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全省拥有县以上的专业汉剧团22个,省、市戏曲学校还有培养专业人才的汉剧科。仅武汉市就有专门演出汉剧的剧场4座,名角演出,一票难求的场景在当时是屡见不鲜。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兴趣爱好随着多媒体、文化娱乐多元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半散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们湖北人,除了少数老人对汉剧还有兴趣外,绝大部分中青年人对汉剧都感到陌生。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作为获得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剧,在本地区电视文艺节目中却很难看见。我希望通过汉剧艺术家、戏迷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普及、宣传汉剧,使得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相关视频:

【专访】中国汉剧声名远播
【专访】汉剧的复兴与现状
【专访】汉剧与革命
【专访】发掘历史的艰辛历程
【专访】徽班汉调皮簧戏
【专访】探寻汉剧源流 
    

上一篇:陈伯华大师教我演戏——我的汉剧艺术之路 下一篇:与“梅花奖”“牡丹花奖”擦肩而过 黄石汉剧团的一件憾事
图片库
视频库
音频库
相关阅读
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程良美成为“
用旋律说话的艺术家——汉剧作曲
记两位老艺人的演唱
谈汉剧《借牛》的音乐
湖北省汉剧团体改启示录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内网门户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25号 电话:086-27-65398578 65398570 邮编:430071

Copyright @ 1997-2014 Hubei Province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鄂ICP备06017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