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3家专业艺术院团将以本土文化为源头,创作排演3台新戏,它们分别是大型歌剧《高山流水》、京剧《万箭穿心》、大型马戏《凤舞九天——九头鸟的传说》。
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今年将在我市举行,武汉歌舞剧院以此为契机,将2300年前的“伯牙子期传说”改编成歌剧搬上舞台,剧名为《高山流水》。市文新广局局长陈邂馨介绍:“‘伯牙子期传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改编成歌剧还是第一次。”《高山流水》已完成剧本创作,将于4月份投排。这也是该院自1987年的《江姐》以来,再次排演大型歌剧。
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改编成同名电影后,汉正街“女扁担”李宝莉的形象迅速被观众所熟悉,她的坎坷命运也一度成为武汉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今年,武汉京剧院将把这部小说改编成京剧,刘子微和关栋天再度联手主演,这也是该院继《生活秀》、《水上灯》之后,为刘子微量身打造的“汉口女人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
去年,武汉杂技团联手楚天激光高科技公司推出的大型马戏《秘境奇光》驻厅演出130场,探索打造了我市专业院团“天天演”的新路子。2014年,该团将再次和这家民营企业合作,打造第二部“天天演”剧目《凤舞九天——九头鸟的传说》,大胆尝试剧目创作、市场营销新模式。该剧正在排练中,有望在3月底、4月初同观众见面。
陈邂馨说:“近几年,我市创作了多部表现湖北武汉文化特色的剧目,比如话剧《裂变·1911》讲的是辛亥革命故事,民族舞剧《筑城记》还原了3500年前盘龙城先民们的生活。我市加大 ‘艺术之城’建设,鼓励各专业院团立足本土文化,创作出艺术水准高、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今年的3台新戏,也将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艺术享受。”
3台新戏展楚文化魅力
大型马戏为“九头鸟”正名
我市即将投排的3台新戏“很接地气”,内容从远古传说到当代都市故事,描写的都是湖北、武汉的人文形象,体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西洋歌剧演绎伯牙子期故事
一名男高音、一名男中音,用西洋唱法演绎伯牙和子期,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听觉享受?
武汉歌舞剧院院长王海涛介绍,《高山流水》讲的还是知音传说,中国著名作曲家莫凡将以古琴曲《高山流水》为主旋律,按西洋歌剧的方法进行创作。“我们还以拟人化的方式设计了‘高山’、‘流水’两位女声角色,琴师伯牙将用歌声与她们进行心灵对话”。
《高山流水》的主创阵容豪华:多次荣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的中央戏剧学院博导曹其敬担任总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博导、剧作家黄维若任编剧,主创中还有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服装造型总设计韩春启、中戏舞美系主任肖艳英等。
两位男主角的A角,分别由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李爽和中国武警文工团男中音独唱演员孙砾担任,扮演男主角B角及其他角色的都是武汉歌舞剧院的演员。伴奏为武汉爱乐乐团,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指挥家王燕担任副导演兼乐队指挥。
《万箭穿心》让李宝莉更“美”
电影《万箭穿心》,让方方这部描写汉正街“女扁担”的小说家喻户晓,还拿了不少奖项。昨日,武汉京剧院院长刘子微表示,京剧《万箭穿心》肯定和电影不一样,“将修改剧情,李宝莉的形象会更‘美’一些”。
在排演《生活秀》和《水上灯》时,该院对传统京剧进行了大胆改革:前者根据剧情需要,引入大段优美的舞蹈和杂技表演;后者采用武汉特有的汉剧、京剧“两下锅”的演绎形式,台上搭台戏中有戏,洋溢着浓郁的武汉特色。刘子微说,《万箭穿心》依然会延续这一特色,以传统京剧为核心,增加歌舞等其他艺术元素。
刘子微将主演“女扁担”李宝莉,剧中的两位男主角马学武和建建由谁出演?刘子微说:“关栋天或许扮演其中的一个,或许会一人饰两角。”
目前,该剧正在进行剧本创作,计划5月投排。
大型马戏为“九头鸟”正名
大型马戏《凤舞九天——九头鸟的传说》,是武汉杂技团和民营企业共同打造的第二部“天天演”剧目。杂技团相关负责人伍少杰介绍,这台马戏的创作思路,是借助3D、光影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传说中的“九头鸟”为主线,虚实结合,展示智慧、聪明的“湖北佬”形象。
传说中的“九头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有九个头,但关于这九个头也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它曾被视为狡黠凶狠的“恶鸟”。
伍少杰说:“‘九头鸟’形象的出现,最早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实际上,它是一种吉祥鸟、智慧鸟,我们希望为‘九头鸟’正名。”
据悉,观众们将在马戏中看到屈原、昭君、“茶圣”陆羽等历史上的湖北名人形象,背景中还将出现武当山、神农架等湖北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