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图片 > 中国共产党武汉斗争史

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照片

中共武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把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将武汉建设成新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列为最中心任务。 随着人民政权日益巩固,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土地改革、社会改造的基本完成,新中国基本治愈了战争的创伤,开始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于1953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时期,武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仅完成了三大改造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而且还战胜了武汉有水文纪录以来最大的洪水,谱写了一曲与大自然斗争的英雄战歌。 江城武汉,既得水利,又受水害。汉口在历史上本是水乡泽国,是靠填土和修堤成为繁华城区的。它既受长江、汉水的冲刷,又受后湖水患的威胁。在历史上,武汉三镇水患频繁。尤其是1931年的大水灾,洪水破堤直冲汉口市区,繁华闹市顿成汪洋泽国,房屋倒塌,人畜漂浮,淹死、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其惨况令人不堪回首。 1954年夏,武汉再次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洪水袭击。7月21日,武汉关水位达到1931年的最高水位28.28米;8月3日,武汉关的水位竟突破了29米,超过堤防一米多高,市区完全依靠临时筑成的子堤挡水。一时间,全市堤防四处告急,险象环生。 武汉的汛情惊动了中南海。中共中央下达了死命令:"竭尽全力,抢救危关","可以有1931年的洪水,不许有1931年的武汉。"武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王任重为总指挥、宋侃夫等为副总指挥的防汛总指挥部,在全市实行紧急动员,"把防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人在堤在,水涨堤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武汉防汛抗洪最紧张、最危急的时刻,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各种防汛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武汉。位于分洪区的人民群众为了确保武汉的安全,更是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主动分洪,让滔滔洪水吞没了自己的家园。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30多万防汛大军为保卫武汉日夜战斗在大堤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中,严忠良、贾明武等一百多名江城的优秀儿女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岁月虽已流逝,但英雄的事迹和英名却将永垂不朽。 1954年10月3日,武汉关水位退至警戒线以下,历时100个昼夜的武汉防汛抗洪斗争胜利结束。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各级党、团组织都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共有7400多人火线入党,17700余人入团,15137人被评为功臣。共产党员、青年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整个防汛期间,武汉人民将总长为137公里的堤防总共加固加高了3--5米,计土石方280万立方米。如果把它摆成一米高一米宽的堤,可以从汉口一直摆到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如果以载重汽车装运,则需要135.9万辆才能装完。江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这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创造了人间奇迹。 1954年防汛斗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斗争,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汉口滨江公园的堤防旁建立了一座武汉防汛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亲笔题词:"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还要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这是一座永远矗立在武汉人民心中的历史丰碑。 经历了特大洪水的考验后,武汉人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武汉市的经济建设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1956年武汉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98亿元,财政收入为2.6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25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创下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在经济建设欣欣向荣的同时,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武汉市于1953年5月召开了第三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武汉市基层普选工作计划》等决议。全市共建立了"个基层选举委员会,划分为609个选区举行普选。这次普选从1953年11月开始到1954年3月底全部结束,共选出区、乡人民代表2250人。1954年8月,武汉市依法召开了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5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第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