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北音乐文物 > 曾侯乙文物

发现与发掘

曾侯乙墓专辑

发现与发掘: (1)发现 1977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空军后勤部在随县(今随州市)城郊擂鼓墩附近的东团坡兴建厂房时,发现一座古墓。这就是被国际学者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之地——擂鼓墩l号墓,亦即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东边紧靠浸水,南距漱水2千米许,西北是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墓坑在一东西走向的小山岗,即东团坡的最东端。1978年3月,湖北省的考古工作者对古墓进行了全面的勘探,发现这是一座前所未见的大墓。 (2)发掘 由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襄阳地区博物馆、随县文教局及文化馆以及其它地、县的一些文物干部组成了随县擂鼓墩l号墓考古发掘队。经过周密的准备,发掘工作于1978年5月初正式开始。至5月15日,墓坑残留的填土已被清除完毕,覆盖于椁室之上的由巨木排列而成的盖板,突现于人们眼前。经过航空摄影与测绘后,盖板终于一条一条地揭开了,人们看到满是积水的椁室,水深达4米多。在抽水机隆隆的轰鸣声中,水位逐渐降低。5月22日凌晨,中室靠近西壁处的两架编钟,即上层二、三组<中国文物>钮钟首先冒出了水面。随着全套编钟徐徐水落石出之际,考古工作者依照考古发掘的科学规程,紧张地收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作好了各项科学记录。5月26日开始了从椁室内吊取编钟的工作。首先取出了坠落于惇室底板的钮钟,而后按照从上而下,从左而右(以曲尺形内立面正视为准,下同)的次序,将编钟分层分组编号,依次把全部编钟及其挂钩附件取到工作室内。65件编钟,无一损伤。随即又对钟架进行了现场的观察研究,弄清了其结构原理,作了精细的测绘;最后将其安全拆开,逐一取出。至6月15日,在地下沉睡了2400多年的编钟重见了天日。 面对这样一套举世罕见的庞大乐器群,以及其上的大量乐律学铭文,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对编钟等古乐器进行包括音乐学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现场检测,尽可能获取更多的原始资料,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故考古发掘队在作现场清理的同时,约请了国内著名的专家,如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今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音乐学家黄翔鹏、王湘,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献研究室古文字专家裘锡圭及其助手李家浩等,前来工地进行专项研究,协同工作。黄翔鹏等人对全部编钟进行了测音,连同墓内同出的其它大量乐器,作了音乐学的研究;裘锡圭等人则对钟、磬的全部铭文,进行了现场观察和临摹、考释。各方专家通力合作,以尽快解开这些难得的珍贵资料所隐含的极为丰富的历史意义。7月底,对全套编钟及其钟架和挂钟构件,按其在墓坑中的原形,进行了复原组装;并成功地将它搬上了舞台,试奏了由黄翔鹏、王原平等人编配的乐曲。8月1日,在随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某师礼堂舞台上,举行了首次曾侯乙编钟音乐会,演奏了多首古今中外乐曲;并进行了现场录音、录像,摄制了电影纪录片。这次音乐会,是对这一巨型古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的首次探索和实践;它极为成功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青铜时代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和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