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 音乐舞美 > 音乐 > 楚剧的主要声腔

楚剧的主要声腔

    楚剧的唱腔分为正腔、小调、高腔三个部分,以正腔为主。楚剧进城前的早期唱腔中,除各种小调外,正调类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四平和仙腔。进城后,哦呵腔逐渐由[迓腔]之名所取代,并发展为楚剧的看家强调;其他唱腔及各种小调也有所变化和丰富。1957年和1960年,先后吸收湖北麻城高腔和钟祥高腔,成为楚剧唱腔的组成部分。

 

1.正腔

    “正腔”作为楚剧早期主要唱腔,是“西路花鼓”进城后,借鉴吸收汉剧、京剧音乐,逐步形成的楚剧标识性腔体。主要有“迓腔”(由哦呵腔逐渐形成)、“悲腔”、“仙腔”、“四平”、“应山腔”、“十枝梅”等。

 

    楚剧唱腔音乐中,“迓腔”是楚剧唱腔中最主要的曲调之一,节奏灵活多变,既可叙事,又能抒情,既能咏物寄思,又能大段陈述,所以能表达各类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剧中人物。又因其运用广泛,表现力强,故有楚剧“看家腔”和“扛梁腔”之称。“迓腔”分“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西皮迓腔”四种。“迓腔”的结构、板式、词格、句式相同,调式、弦法和伴奏定弦不同,表现性能也各具特点。“女迓腔”委婉柔和,近口语化,乡土味浓。“男迓腔”的特点是曲调悠扬明快,旋律刚柔相济,节奏整散结合,板式灵活多变,演唱时常以黄(陂)汉(口)结合的语音,故更显稳健大气,激越奔放。“悲迓腔”是最受群众欢迎、最有楚剧特色的唱腔,它在“女迓腔”的基础上,运用改变京胡定弦,加强哭泣音调而派生出来的,适合于表现女性人物的曲调。“西皮迓腔”由“男迓腔”发展而成,唱腔质朴刚劲,奔放有力。

 

    “悲腔”又名“大悲”。深沉哀怨,只有女腔。其曲调凄楚婉转,长于表现悲伤凄凉的情感。

 

    “仙腔”为徵、商交替调式,早期专用于神仙下凡的唱腔。在楚剧音乐中,风格独树一帜,但在调式、旋律、帮腔、重句及表现性能上,与黄梅采茶戏的“高腔”、黄梅戏的“老仙腔”、阳新采茶戏的“汉腔”、武宁采茶戏的“叹腔”极其相似。其曲调或委婉凄楚、如泣如诉,或激烈奔放、悲情满怀,擅长表达激昂悲愤的情绪。

 

    “应山腔”原为北路花鼓腔调,现已成为楚剧的主要唱腔之一。其曲调活泼清新、甜美流畅。

 

    “四平”结构方整,曲调明快华丽,长于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平”又发展派生出“西皮四平”,其旋律华丽婉转,适于仙女、公主及身份高贵的女性演唱。

 

    “十枝梅”原是天沔花鼓戏“单边词”(演员以坐唱的形式表演)《十枝梅》一剧的专用曲调,后经“板腔”化演变,成为楚剧唱腔的组成部分。其曲调欢快柔和,擅长表现欢快或忧虑的情绪。

 

2.小调

    “小调”为楚剧原始曲调,形式丰富多彩,风格各异且欢愉,今录存有六十余支曲调,其中一部分来自湖北各路花鼓,原为一戏一曲,专曲专用。“小调”主要特征可分为“按曲填词”和“报字接腔”两种。“按曲填词”即每段唱词的句数和句子长短严格按照曲调格式填写,如“十绣调”、“卖杂货”、“麻城调”等;“报字接腔”为开头和结尾的曲调比较固定,中间可依唱词的长短分成上下句,报字灵活,近似口语,如“讨学钱”、“卖棉纱”、“纽丝调”等。1949年始,对小调的改进较大,多与板腔融合,以增强其表现力,并拓宽其使用范围。

 

3.高腔

    “高腔”曾是“青阳腔”流入湖北后逐渐演变成的“清戏”,近于失传。1956年由武汉市楚剧团对麻城、钟祥一带高腔剧目和曲牌进行了挖掘、整理,经独立运用以及与“清戏”、“板腔”融合的实践,终将其改成为楚剧唱腔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腔音乐为曲牌联套体,曲牌十分丰富,以其不同的调式特点和性能,可分为“红衲袄”、“锁南枝”、“宜春令”、“梧桐雨”、“山坡羊”、“北调”等一百余首。高腔曲调优美,节奏平缓,唱词优雅,长于抒情与叙事。

上一篇:楚剧的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