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 音乐舞美 > 舞美 > 装扮(介绍)

装扮(介绍)

    1900年前后,黄孝花鼓戏的角色装扮极其简单、朴素。业余戏班的农民在逢年过节或迎神会的演出中,常借道士及新妇女的衣饰、扮成生、旦、丑各类角色,借助彩船、高跷、竹马等砌末,表演民间故事。

 

    由于艺人都是男性,他们常用面部化妆及服装、扇子、手帕之类来区别角色性别,其装扮也极简单。如旦角的装扮,用红纸剪成圆形,打湿后贴在脸上染上红色,额头用墨笔画一排“刘海”,再用当时妇女的缠脚带(染黑)在额头包成“人”字形,头上戴一顶黑瓜帽,后面用一根筷子插在用旧的帐本封皮做成的发髻上,穿上借来的嫁衣就可以出场。没有古装与时装的区别。

 

    后来虽有改进,也用上了品桃红、麻雀粉、胭脂膏、宫粉之类的化妆品,但仍然是清水纱或花布包头,戴个勒子即可上台。生角和丑角则有古装与时装的区别。古装多借通袍,在后来的江湖班中有一、二顶巾子、如扮老生须加上假髯(多屑八字胡之类),时袭就是当时的便服,如对襟衣,长衫,瓜皮帽等。

 

    服饰无统一要求,在同一出戏的同一场演出中,旦角可以是时装,而生和丑可以是古装,在一旦一丑的对子戏时期和稍后的三小戏时期,尽管上台角色很少,然而装扮上的区别却较明显。1902年黄孝花鼓戏进入汉口租界茶园挂衣演唱,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保留了农村乡班这种因陋就筒的装扮,二十年代,楚剧在传统戏的人物装扮和行头配置上,向京、汉剧学习和摹仿,化妆上搬用了京、汉剧装饰性水粉化妆(包括脸诺、戴发、梳头、贴片子、戴头面、挂髯日等),角色装扮逐步行当化。

 

    旦角的装扮,自1919年江秋屏学习京剧开始使甩水片后,基本采用了京剧的化妆方法。先是使用两块水片,后来则加上了辫子,1927年沈云陔开始使用。“小弯”水片,旦角头上戴的装饰物也逐步讲究起来,起初用水银珠子,后改用蜜腊珠子,接着改用一种广州出产的玻璃小珠子,1929年又由上海买米水钻头面,沈云陔、李金和各买了一全套,以后许多主要演员如李百川、江秋屏、花艳秋等也都购置了私人头面,这一时期,楚尉有了张金荣等一批专职化妆和梳头的师傅。其时流行于楚尉舞台的旦角时装发式有巴巴譬、鲍鱼譬、电话髻、香蕉臀、风凉譬等。

 

    建国后,改水粉化妆为油彩化妆,其技法与化妆用品也都不断改进。受电影,话剧及其他兄弟剧种的影响,一部分历史剧和现代戏中使用了头套,粘睫毛、垫鼻粱、粘须等造型手段,还吸收越剧旦角发式长处,使楚剧舞台上旦角大头与古装头并存。由于专业设计人员的参与,使装扮日益讲究表现人物的特色。如六十年代初,楚剧《杜鹃山》中头戴狗皮帽的毒蛇胆,外穿黑对襟褂、内着兰白相间横条子襟褂的丁,披长发、斜穿大红罪衣的鸟豆。《李双双》中剪短发、着素包衣服(袖和裤管都较短)的李双双等。部无不显示出角色的个性。

上一篇:服装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