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 音乐舞美 > 舞美 > 楚剧舞美(总)

楚剧舞美(总)

    楚剧在“黄孝花鼓”时期,班社多为业余性质,角色装扮极其简单、朴素。每逢年节、迎神赛会,借道士服装或新婚衣饰,扮成丑、旦、生各类角色,借助彩船、高跷、竹马等砌末(戏曲舞台上大小用具和简单布景的统称),表演民间故事。后发展到用门板或案几拼成戏台,俗称“踩横板子”。看客三面围观,看戏还跟着接腔,舞台上下融为一体。早期花鼓艺人皆为男性,因而常以简单的化装、服装、手帕、扇子等予以区别。1919年江秋屏接受梅兰芳馈赠“水片”,楚剧始采用京剧化装方法,同时逐渐出现一批职业化装、梳头的师傅。1939年,沈云陔、李百川、徐俗文、高月楼合伙购置“四喜堂”衣箱,先以湘绣行头为主,后渐为苏绣所代替,沿用大戏班规制,分为大衣箱、小衣箱、盔帽箱。外角(男行)行头均入大衣箱,内角(女行)行头皆入小衣箱,盔、帽、靴、髯口等人盔帽箱。楚剧进入戏园茶楼之后,遂有布景砌末,直至出现硬片和大型砌末及布景。灯光则由简单照明,发展到灯光烟火,制造幻境。

 

图:舞美设计人员在工作 

   

    1949年后,成立专业楚剧院团,舞台配备了专业舞台设计人员和各专技人员,灯光的情感色彩、音效的气氛渲染、景片的立体化及天幕特技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行头分类管理更加细致,并能自制部分戏装和盔帽。化装技法和用品不断改进,除了沿用汉剧、京剧的传统技艺之外,还大量吸收电影、话剧和越剧造型手段和装扮,使其装扮日益凸显人物个性和角色特征。楚剧的舞台美术,从无到有,从单一写实追求的徘徊到虚实结合的灵活运用,再到追求舞台美术的完整性,成为楚剧艺术审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