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 院团班社 > 院团 > 武汉市楚剧院(团)

武汉市楚剧院(团)

    1950年,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改处将青年、问艺两个楚剧社先后组成武汉市楚剧工作第一团、第二团。

 

    1951年两团合并建立国营武汉市楚剧工作团,次年定名为武汉市楚剧团。团长沈云陔,继任者有王若愚、袁璧玉等。

 

 

图:武汉市楚剧工作团1951年建团合影

 

    1955年春,剧团附设训练班学员结业后组成演出第二队,1959年市戏校楚剧科首届毕业生分配来团, 组成演出第三队。

 

    1961年市光明楚剧团并入,陶德安为副团长。

 

    1964年,抽调一个剧团建制的人员建立市实验楚剧团,周炬光任团长,1965年夏又并入。

 

    20世纪60年代先后有三次调出演职员:

    1960年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建设兵团政治部艺术剧院成立楚剧团;

    1962年支援红安、新洲、武昌、云梦、应山、宜都等县楚剧团;

    1966年湖北省政府调一个团建制的人员筹建省楚剧院。

 

    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又下放一批人员到农村、工厂,留团人员移植“样板戏”和搞“斗批改”运动。

 

    1978年将下放人员陆续调回,恢复原有两个分团的建制。

 

    2005年更名为武汉楚剧院。

 

 

图:武汉市楚剧院

 

    2012年,转企改制,挂牌为武汉楚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剧团主要成员有:自民国以来的知名老演员沈云陔、高月楼、王若愚、章炳炎、陶古鹏、段殿坤、黄楚材、鲁小山、陈梅村、袁璧玉、杨少华等。在上述人员中,于新中国建立后获全国首届戏曲会演荣誉奖者二人,获1956年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奖状、省文化局奖状者六人,获湖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一等表演奖者四人。还有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知名演员关啸彬、李雅樵、熊剑啸、钟惠然等。他们分别获全国首届戏曲会演和省首届戏曲会演表演奖。

 

    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一代新秀有姜翠兰、张漪、荣明祥、徐大树、陈建华等,导演有刘明保等。

 

 

图:《潇湘夜雨》剧照 黄楚材饰张天觉、姜翠兰饰张翠鸾

 

    1952年调入剧团的新文艺工作者如编剧张惠良、邓式中,音乐设计易佑庄,舞美设计郑启中、李桢、容芷等,他们与艺人合作,推进了楚剧的艺术革新。

 

 

图:武汉市楚剧团演出海报

 

    至1982年底,剧团艺术人员中有47人次获省级演出奖励。

 

    1983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如于盛乐、张一平、张光明、夏青玲、周娟、周泽浩等脱颖而出,个人获国家级奖项35人次,获中国戏剧奖梅花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奖、武汉市艺术人才江花奖等奖项近300人次。

 

图:《打豆腐》剧照 于盛乐饰

 

图:《狱卒平冤》剧照 

 

    历年来,剧团上演大、中、小型剧目计565出,其中现代戏213出。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葛麻》、《百日缘》获全国首届戏曲会演奖。《乌金记》、《狱卒升堂》分别参加省1956年、1982年会演获奖。《杨绊讨亲》、《打豆腐》等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演出。还积累了一批保留剧目,如《宝莲灯》、《荞麦馍赶寿》、《杨乃武与小白菜》、《九件衣》等。20世纪50年代移植的现代戏《三世仇》至今盛演不衰,《庵堂认母》、《杀狗惊妻》等剧目为全省各楚剧团普遍上演。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刘介梅》参加1958年文化部召开的现代戏座谈会汇报演出,并拍成电影。

 

 

图:楚剧电影《刘介梅》拍摄剧组合影

 

    大型现代戏《海英》参加1965年中南区现代戏会演。新编楚剧《万里茶道》2015年上演,广受欢迎。

 

 

图:《万里茶道》

 

    20世纪50、60年代两度挖掘一批湖北高腔剧目和音乐曲牌,并编演了高腔戏《拜月记》、《桃花扇》,受到观众欢迎。此外,为探索楚剧武戏(短打),排演了《黑塔归团》,取得好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的31年间,在剧目建设上,与1949年前相比,剧目数量增多两倍,相当过去50年的四倍。

 

    在楚剧音乐的革新上,也取得好成绩,1963年之前跨步较大,之后趋向健康稳步发展。初步解决了历史上存在的男女同腔同调问题,丰富了唱腔的旋律与板式,提高了演唱和伴奏水平。

 

    进人改革时代,该团创作出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精品剧目,其中《狱卒平冤》、《养命的儿子》、《彩凤搏鸦》、《穆桂英休夫》、《你是一条河》、《三媳拜寿》、《三月茶香》等剧目荣获“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文华奖”、“梅花奖”、“金狮奖”、“曹禺杯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全国人口文化奖”、“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电视剧“飞天奖”等国家级、国家协会级奖15项;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省十佳剧团”、湖北省“百业状元”、“武汉市优秀戏曲剧团”、连续15年被评为湖北省“百团下乡”演出活动先进集体、武汉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武汉五一劳动奖状”称号、武汉市宣传思想工作突出贡献奖等。

 

 

图:《三月茶香》剧照

 

    剧团曾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赴华南慰问当地驻军,去新疆为支援边疆的青年演出。2002年10月,赴新加坡演出。还送戏到农村,工矿及水利、铁道工地为群众服务。20世纪70年代为减轻农村负担,组织板车队下乡演出,受到省、市文化厅(局)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