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 戏院戏迷 > 票房 > 楚剧戏迷今夕谈

楚剧戏迷今夕谈

   成立于1996年8月的湖北省楚剧戏迷协会已经走过了近八个年头了。 成立当初遍布城区及郊县的九个分会。三千会员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拓展楚剧事业、繁荣楚剧事业演出市场无疑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同其它剧种相比,楚剧的生活气息、地方特色更容易让戏迷们亲近而产生人际感情。很多演员同戏迷结交成友,特别是一些“名流”,是戏迷们模仿崇拜的“偶像”,戏迷们也是其家中常客。诸如张巧珍、张一平、彭青莲、詹春尧、胡继生、涂崇华、陈长喜、胡道友等,同戏迷汤玉华、陈盛朋、周友元、左宜成、许莎莉等结下深厚友情。

 

  图:张巧珍社区演出

 

    除省、市楚剧团外,蔡甸、新洲、黄陂等地也是类似情况。如蔡甸楚剧团著名演员蔡新爱退休后干脆同戏迷们滾在一起;在这方面,袁壁玉、熊剑啸等一辈老师更难能可贵。而张恭美则搬到了武湖农场即抓起了戏迷工作。

 

    楚剧戏迷协会毕竟走了八年的路程,且负责人都是社会兼职,没有一名专职人员,各人自身还有繁重的本职工作要做,开展一些活动全由个人贴钱,所以协会活动,是前四年总会集中活动较多,而后四年各分会的活动能力有了一定根基,则重于各点、片自己活动,其中中山公园由当初两个团(点)增加到现在四个;上海商城、武昌桥头堡下面分别由原来各一个增加到现在两个;桥口公园、汉阳公园、洪山公园、武湖农场、蔡甸等均仍保持当初的一个点,活动一直较正常。会员人数变化较大,当初入会大部分属五、六十岁,这多年来死亡、外迁和完全不能出来活动的占四分之一,当初除退休人员外,下岗人员占十分之一,到目前几乎全退休,比起越剧、京剧戏迷,楚剧戏迷普通市民多、收入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大多数只抱着“听热闹”、“混时间”的念头,没有过多考虑“发展壮大”之类的事。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立演唱活动中,也锻炼和提高了一批戏迷,有的模仿“沈、关、黄、李”四大流派,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在戏迷中留下深刻印象;有的在春节和重大节日,也可“挂底”,与专业演员同台展示才艺。

 

图:楚剧戏迷公园演出

 

    由于楚剧戏迷协会是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正规群众组织,长期以来活动的大方向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配合当地政府适时适地开展,受到中央电视台和本省新闻部门的肯定,给予多方支持。如市内各分会分别参加了“国际杂技节”、“机电博览会”等,而武医局、大型厂矿分会多次应邀在黄鹤戏楼参加演出法动,当然戏迷们的伴奏离不开大江南北的田泽忠、叶继南两位琴师的言传身教。

 

    从总的情况来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尽管城区戏迷队伍前景不太乐观,但可喜的是武汉周边二十一个县市尚有不少“未被开恳的戏迷处女地”,如何把省戏迷协会的触角伸向这些县市,一方面有待协会自身的努力,此外也少不了相关领导、社会各方的关心和共建,以壮大同好群落,再展戏迷风采,弘扬地方艺术,奉献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