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少臣(1884—1959)琴师,湖北新洲仓埠人。本名张海,艺名“瞎子海”。自幼失明,原为汉剧乐师,1923年经傅心一推荐,应天仙班邀请,为黄孝花鼓改人声帮腔为胡琴伴奏做试验。他借鉴汉剧文场伴奏法,参考小曲演奏技艺,初以胡琴模拟帮腔,后谱工尺、定过门、合击乐,成功公演,轰动一时。所传弟子有许焕卿、郑长伢、高海卿、罗瞎子、黄善中等。

    姜旬普(1902—1980)琴师,湖北鄂城人。1928年进汉口新汉剧院楚剧班拉琴,后转入满春班,与沈云陔、李百川、高月楼等名家合作。抗战始,参加“楚艺抗敌流动宣传队”。其对楚剧“悲迓腔”的定弦和“悲腔”所加的过门,为楚剧沿用。1956年调武汉市戏曲学校任教,致力于楚剧音乐教学。

    魏楚辉(1903—1943)琴师,别名“魏大善”,湖北鄂城人。1927年从艺,先后在“血花世界”、老圃游艺场与沈云陔、张桂芳、高月楼同台献艺。曾协助李百川创编“西江月”,为沈云陔《天雨花·对绣鞋》设计音乐。他改进楚剧文场伴奏建制,创设楚剧托腔、裹腔等伴奏方法,丰富了楚剧唱腔音乐。

    湖北黄陂人。“丁氏兄弟”是楚剧音乐武场受人荨重的鼓师,兄长丁元心(1915—1985)年拜楚剧名家徐鑫培学艺,但因生理条件有限改学打击乐。其弟丁元起 (1917—1984)步兄后尘,于1932年进 美成戏院当学徒。

 

    1933年兄弟二人同 进满春戏院,兄司鼓,弟搡击乐。直到 1937年抗战燔发,两兄弟携家眷随问艺楚剧宣传二队到重庆一园、泸县明星戏院、内江抗建戏院、民乐戏院等地演出,为正_副鼓师。

 

    1946年返汉,丁元起离开问艺楚剧团,参加袁璧玉、熊剑啸组建的问艺青年楚剧团担任正鼓师,赴湖南长沙、汉口民众乐园和大众剧场演出。1951年二人参加武汉市剧团工作,直至退休。

 

    1951年,丁元起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为《葛麻》、《百日缘》司鼓,《葛麻》获得二等奖。之后在中南地区巡演.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和1956年拍摄《葛麻》戏曲艺术片,均是丁元起司鼓。

 

    在20世纪50年代,武汉市剧团演出的主要剧目,如《九件衣》、《金田起义》、《宝莲灯》、《乌金记》、《吕蒙正泼粥》、《杀狗惊妻》、《鱼腹山》、《桃花扇》、《二堂审子》、《刘介梅》等,都是两兄弟司鼓。由于他们技艺娴熟,懂戏重情,深得沈云陔、高月楼、黄楚材、李雅樵、关啸彬、熊剑啸等艺术家的靑睐,凡演出非他兄弟莫属。

 

    1956年,在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上, “丁氏昆仲”为《乌金记》前后场司鼓,双双获得音乐二等奖。

    周东成(1919一2000)湖北鄂城人,少年学艺,琴师。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砺,全面掌握了胡琴的衬、托、裹、垫、顿、挫、断、连等伴奏技巧,是继魏楚辉之后,与郑明山、冷承才、吴学汉并称为“四块牌”的武汉楚剧名琴师之一。他将楚剧各种唱腔烂熟于胸,拉琴时激情饱满,紧盯演员,使“唱”与“伴”相得益彰。而早期楚剧演唱并不定调,演员开口信马由缰,琴师临场推动“千斤”辨明音髙以应对,而周东成则是此中髙手,因而楚剧名家多愿找他合作。20世纪50年代在武汉市楚剧团工作期间,剧团的日常演出或参加重大赛事.他都是首席胡琴的不二人选。1956年,他为李雅樵、张云侠伴奏 的《白扇记》参加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获一等音乐奖。晚年在武汉市艺术学校主教京胡,培养接班人。

 

 

 

    吴学汉(1921—1961)琴师、鼓师,湖北武昌人。1934年从艺,1938年进永乐戏园搭班,1948年受沈云陔之邀,入民乐戏园拉琴。1954年与黄楚材合作,在《秦香莲》中,创楚剧花脸“西皮迓腔”。后与关啸彬合作,创腔良多。1956年在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获伴奏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