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心一(1888—1958)艺名“小玉堂”,汉调艺人,戏曲活动家。1926年,筹组各剧种、剧场参加湖北剧学总会,任委员长,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同年9月,他在湖北剧学总会筹备会上,提议将“黄孝花鼓"改称“楚剧”,获得赞同,并推荐汉剧琴师严少臣协助楚戏改人声帮月空为胡琴伴奏。

    田汉(1898—1968)湖南长沙人,字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他是现代中国杰出的戏剧家,现代话剧的开拓者和戏曲改革的先驱,中国戏剧运动的领路人。抗战时期,到武汉等地参加抗战宣传工作。对京剧、汉剧、湘剧等进行了改革,写作《江汉渔歌》、《岳飞》等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戏曲剧本,并为楚剧创作《新雁门关》。

    李桢(1914一1983)福建福州人,高中文化,舞台美术设计师。1928年从艺,1928—1933年在福州市俞历画幕社(学徒)、南京粉画交通部(绘景工人)、上海共舞台戏院(绘景工人)。1934—1953年在汉口长乐大戏院、武昌汉兴大戏院、汉口天仙、新市场、美成、武汉市美术供应社等处设计绘景。1953年进武汉市楚剧团任绘景设计。他擅长画布景,绘制宫殿、亭台楼阁、玉砌雕阑 等建筑物,功夫独到,结构严谨,透视准确,立体感强。如在《龙江颂》“水闸” 一景的制作,以绘制平面布景片配合灯光呈现出相当立体的效果。他技法娴熟,素描功底扎实,徒手能画平直的长线,用色简洁明快而富有装饰性,且工短质髙。主要作品:《光绪与珍妃》、《甲午海战》、《南方来信》、《消灭细菌战》、《乌金记》、《三世仇》、《龙江颂》等设计绘景。1956年湖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他参与设计的《乌金记》获舞台美术设计奖。

    邓石生(1918—不详)四川重庆人,别名毛子,初中文化,人称“毛兄”。1930年从艺,在重庆老园乾坤京剧团学戏、学服装管理,为“大衣箱”。1939年问艺抗敌宣传二队聘其到班社工作。他把在京剧较为规范的服装管理方法及相关知识带入楚剧,使楚剧服装管理逐步走上正轨。抗战胜利后,他离乡背井来到武汉,一直在问艺楚剧社、武汉市楚剧团担任“大衣箱”,并负责全面的服装管理工作 他工作踏实肯干,业务精深,服装衣箱井井着条,各套件烂熟于心,新统戏亦皆由他配备,随要随取,从无差错。坚持“宁可也不穿错”的原则,处处“还得出娘家”。他定期对服装进行保养,防虫防潮、喷酒熨烫吹晾,使服装保持鲜亮而不生霉。还为《光绪与珍妃》设计清装王帽、清装王小帽、清装 龙箭衣、清装坎肩,为《杨绊讨亲》设计小头鸭尾巾、《宝莲灯》杨戬战袍等,丰富了楚剧的衣箱? 1950年获武汉市第一届戏曲会演大会优秀奖章。

    曾祥寿(1922—1995)湖北沔阳人。他的祖父人称“老沔阳”,以扎纸马冥器为生,也为楚剧班社制作彩头道具,手艺颇精。其父“小沔阳”曾繁洪继承父业,家传技艺又有所发展,除了制作道具外还能绘制软景片(俗称拉洋片布景)。他制作的“聚宝盆”十分精彩,旋转后电光闪烁,色彩缤纷。曾祥寿是第三代传人,自 幼跟父亲学手艺,为楚剧班社做道具。抗战期间回到沔阳乡下当蔑 匠度日。几年后返汉,先后在美成戏院、民乐戏院和武汉市楚剧团制作道具。他白天制作,晚上参加演出,身兼二职,技艺日益精 进。1958年到北京参观故宫博物院后,大开眼界,制作更加得心应手。他将一个纸糊蔑扎的工种发展成兼有白铁工、竹木工、红炉工和油漆工等综合工种。他制作的道具,工艺精巧,能折叠,装卸方便。制作花篮、灯笼、蚌蛤精、彩莲船、龙灯和虾灯等,样式美观,是地道的民间色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制作的石鼓,轻巧耐用且乱真,从而结束了舞台上用真石鼓的历史。他制作的“飞龙”装置及其精巧,巨蟒由下场门爬出,至上场门腾空而起,越过堂厢、楼座,消失在黑暗里。观众为之轰动。他勇于创新且节俭,现代戏所用刀、枪、大炮等,都由自己制作。某次急需线网子,一时又无处购买,就发动家人和同事动手编制。他凭借一双粗糙得像树皮的手, 制作了大如飞人飞马等钢索、弹簧等装置,小如花卉果品、飞禽走兽等精巧工艺品。其多面手的技能,为剧团创造了难以计量的财富,故在历次评优中均榜上有名。

    郑启中(1925—1992)广西人,195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广西艺专绘画系。原本分配到广东画报社,因故转分到中南美专,又因助教名額有限而分到武汉市文化局,再由文化局分派到武汉市楚剧团,从此与楚剧舞美结缘。油画专业毕竟有别于戏曲舞美艺术,面对困难,他以“在呛水中学习游泳”的精神,在容芷、李桢的帮助下,很快熟悉了戏曲舞美的基本程式。人们见他成天默默不语,在速写本上抄抄写写,画油画也画国画,都尊称他为 “教授”,久之则本名鲜有人提及。其处女作是给《秦香莲》绘景,他大胆尝试,在屏风上用国画方法勾勒牡丹花图案,取得成功后,大大增强了工作信心。继而又按期完成了《孟姜女》的独立设计任务。1955年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跟着李桢学习福建派的绘景方法,在《宝莲灯》中尝试以中国画的风格来设计和制作布景,收到良好效果。此举在以后的设计中多次沿用,为楚剧舞台增添了新的布景样式。1956年,他与容芷、李桢合作设计《乌金记》、《桃花扇》,创作了沥粉勾金的 “点翠布景”,形成楚剧团布景制作的传统工艺,之后,他们依据民间剪纸样式设计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全录,被收人《戏曲砌末和舞台装置》和《上海戏剧》等书刊,并在1983 年选入全国舞美作品展览。《狱卒平冤》六易其稿,最后由他和孙厚明完成。这一台以各色塑料管穿制的珠帘吊幕装置,是他们集六次实践经验之大成,于1985年参加文化部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得一等奖。 1987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第六届布拉格舞台美术展览上获传统与现代舞台美术结合奖。几十年来,郑启中参加设计和制作的现代戏19出,戏22 出,古典大戏39出,此外还设计了 36出戏的全套服装、道具,是一位多产、优质的舞美 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