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苟金(1869—1930)本名陈立哲;陈哈子(1882—1971)本名陈身玉,是陈苟金之侄。均为应山花鼓戏(后与楚剧合流)演员,工丑。孝感县王店人。

 

    陈苟金12岁进灯戏科班学戏,16岁出江湖,演出于孝感、应山、大悟、随县、枣阳、河南信阳等地。拿手戏有《北拦马》、《何叶保写状》等。《北拦马》为武丑文唱戏,通篇无打斗,以说白见功。陈苟金每演此剧,以地道鄂北方言、俚语说白、应山腔对唱,配以灵活的眼神、敏捷的矮子步,演来俏皮滑稽,乡土味浓,群众冠以“俏皮丑”之称。演《何叶保写状》,吐字淸晰明快,富有韵味。他声名远播,鄂北一带流传有“吃菜要吃白菜心,看戏要看陈苟金”的民谣。他授徒众多,著名的有陈哈子、谈脚云等。

 

    陈哈子13岁从陈苟金学艺,16岁跑江湖演出。《北拦马》、《海罗墩》是其拿手戏。《北拦马》一剧在继承陈苟金衣钵基础上,表演、身段更加灵活、优美,念白如“疾快一筒笋”,更具特色。剧中人焦光甫有一段以杨、羊谐音共13句“羊”字结尾的台词,他念得气足味长。每演至此,观众无不喝彩。所演《海罗墩》一剧的李天芳,学唱汉剧腔、皮影调、道士腔,表演夸张,令人捧腹。1949年后,他在乡班课徒授艺。1965年仍以83岁髙龄为学生示范演出《北拦马》,他善绘画、雕刻,曾在祠堂、庙宇墙壁、老人手杖 上绘、雕飞禽走兽和鱼虫花鸟图案,无不栩栩如生。 

    黄汉翔(1882—1944)湖北沔阳人,艺名“黄黑苟”,工丑行,兼老生、彩旦。原为沔阳花鼓艺人,1917年来汉,次年与余文君合作创办天声舞台戏班,因与中央人民俱乐部主任李之龙有同乡之谊,引荐李百川、陶古鹏的天仙班进入“血花世界”演出。他曾与诸多楚剧名家合作献艺。拿手戏有《秋江》、《渔舟配》、《探亲家》、《柳二姐赶会》、《陈瞎子捉奸》等,将沔阳花鼓戏曲调“十枝梅”、 “薅黄瓜”等带人楚剧。

    李品三(1882—1938)湖北孝感人。艺名“云中仙”,工正旦。1902年进入汉口德租界清正茶园,与张玉清、胡喜堂、朱福全等同台献艺,后转至法租界共和升平楼、天声舞台、天仙戏园搭班唱戏,擅演《蔡鸣凤辞店》、《十里凉亭》、《访友》、《送友》、《百日缘》等剧目,传有李百川、李无畏、杨义兴等弟子,死于沙市日寇投掷的炸弹。

    徐鑫培(1883—1961)湖北黄冈人,艺名“小进宝”,工老生,兼净角。曾读四年私塾,颇有文才,能演会编。19O8年进汉口买春茶园(后改丹桂茶园),后入天声班,为当家老生。《平顶山》、《卖花记》、《崔子龙投亲》等为其拿手戏,是楚剧净角的开拓者之一。建国后主要从事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工作。

    谈脚云(1884—1942) 号祭泰,别名谈脚鱼。早期北路花鼓戏演员。孝感小河溪菜园子人,14岁入其父(管箱)戏班学戏,师从陈苟金。初学旦,拿手戏有《田三娘吵家》。后改丑,擅演《北拦马》、《晒罗裙》、《活捉三郎》、《吊楼》、《打豆渣》等。他说戏见长,吐字清楚,善于用语言塑造人物。传有弟子何伯、何曾光、彭兹生、黄小侠。民国三十一年(1942)在河南崖子河唱戏,演出《活捉三郎》时突然患病,次日去世,终年57岁。

    江秋屏(1886—1945)湖北黄陂人。艺名“小宝宝”,工闺秀。师从“江洋人”,1903年在英租界美观茶园组班,以“单边词”《思儿》、《十绣》、《十二想》、《私怀胎》等出名,擅演《观画》中的秦雪梅、《四下河南》中的赵琼瑶、《辞店》中的胡氏、《王老六吃醋》中的张二妹、《瓦车篷》中的李氏等人物,百代公司录有其拿手戏,《打连响》为其绝活。

 

    1919年向梅兰芳学习化装,并接受梅赠送之点翠头面等,为楚剧梳古妆、贴水片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