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 楚剧概述 > 源流 > 变革期(1978年至今)

变革期(1978年至今)

    1978年后,楚剧迈入了全方位变革与发展的崭新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各楚剧团陆续恢复,一些文工团、汉剧团改唱楚剧,全省专业楚剧团有26个,业余楚剧团1000多个。省、市戏曲学校楚剧科相继恢复招生。省、地(市)、县层层举办创作人员和各类专业人员培训班,为楚剧培训了各类专业人才。

 

    楚剧传统剧目恢复、上演,武汉市楚剧团恢复上演《九件衣》《三世仇》,湖北省楚剧团恢复上演《葛麻》等剧,黄陂县楚剧团加工整理的连台本戏《四下河南》连续演出达半年,武汉形成的“楚剧热”持续了三年之久。长江文艺出版社也重新出版了一批楚剧的保留剧目。

 

    演出市场的火爆,很快带动了创作活动的复苏,一批新剧目也随之诞生。1979年,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时,举办湖北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会演,武昌县楚剧团演出的现代戏《不称心的女婿》获剧本创作一等奖。1980年,姜翠兰、陶德安主演的《荞麦馍赶寿》引起轰动。

 

    但好景不长,随着观众对多元文化的需求,楚剧很快陷入了“门庭冷落鞍马稀”的萧条景象。面对观众对楚剧老面孔疏远的窘境,楚剧界意识到,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全面创新。于是,全省楚剧团迅速将艺术生产的重点转向新剧目创作。

 

    经过10年的努力,楚剧的舞台上出现了大批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喜剧、悲剧、正剧、悲喜剧种类齐全的备受观众欢迎的新作,如湖北省楚剧团的《好亲家》《悠悠柳叶河》《娘娘千岁》,武汉市楚剧团的《狱卒平冤》《彩凤搏鸦》《养命的儿子》《穆桂英休夫》《你是一条河》,广水市楚剧团的《虎将军》,大悟楚剧团的《中原突围》等,其中有十几台创作剧目在全国获奖,楚剧艺术改革与成就令人刮目相看。

 

 图:《悠悠柳叶河》剧照 陈常喜饰叶怀德

 

   为寻找新的突破口,楚剧艺术家们首先从改编传统剧目入手,推陈出新,新编了一批剧目。1981年,武汉市楚剧团根据楚剧传统剧目《九人头》整理改编了《狱卒平冤》,连演100余场。1985年11月,该剧进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剧本、导演、主演、配演、舞美设计、音乐设计、服装设计等十项大奖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京演出7场,场场爆满。 

 

 

图:《狱卒平冤》剧照 于盛乐饰吴明、张光明饰靳嫂

 

    1990年之后,该团整理新编了《彩凤搏鸦》《穆桂英休夫》,为传统戏的推陈出新作出了成功的探索与尝试。《彩凤搏鸦》获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优秀剧目奖;《穆桂英休夫》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首届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中国戏剧音乐“孔三传”奖。这些新编古装戏,在继承“平民化、通俗化、生活化、地方化”的“葛麻”艺术风格上又有了新的发展,颇受当地观众的欢迎。

 

图:《穆桂英休夫》剧照 王晓枝饰穆桂英、宋涛饰杨宗保

 

    楚剧现代戏创作虽然在“文革”期间一度中断,但进入新时期后很快得到恢复。纵观新时期楚剧,最大不同在于,把立足本土、贴近时代的现代戏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创作出了一大批在全国戏曲舞台上颇具影响力的楚剧佳作。1978年武昌县楚剧团创作演出了大量现代戏《不称心的女婿》,至此,楚剧现代戏创作进入空前发展阶段。

 

    创作剧目一是题材广泛,时代气息浓厚。既有革命历史剧《虎将军》、《中原突围》、也有现实题材的《东方税官》等,还有屈才20世纪30年代武汉汉正街以及周边农村生活的,有着浓郁地域民俗风情的《养命的儿子》《悠悠柳叶河》《三月茶香》等。这些带着特定时代气息的新剧目,为楚剧艺术舞台带来了勃勃生机。

 

 

图:《中原突围》剧照 梁志坤饰李先念

 

图:《虎将军》剧照 张太平饰徐海东

 

    二是立足本土,就地取材。楚剧来自民间,其平民化的艺术风格,使楚剧艺术家们的创作视角始终坚持贴近乡土、贴近观众,为本乡本土的传奇人物立传。湖北省广水市楚剧团演出的《虎将军》,就是取材于老一辈革命家徐海东大将长征时期的故事而创作的优秀作品。1990年搬上舞台后获得首届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和文华表演奖。《养命的儿子》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剧作奖、文华表演奖。2OO7年,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现代戏《大别山人》和武汉市楚剧院创作的大型风情现代戏《三月茶香》,均在中国文化部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剧目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及文华表演奖。 

 

图:《养命的儿子》剧照 吴波饰何昌龙、张一平饰秀秀

 

    楚剧剧目精品迭出,创作队伍也日益壮大。为创作出真正吸引观众的新戏、好戏,打造“叫座又叫好”的艺术精品,培养优秀艺术创作人才,湖北省文化厅除了定期举办全省专业剧团会演、调演、新人新作比赛、剧本攻关、学术研讨外,还举办了全省楚剧艺术节。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下,一支事业心强、专业知识强、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创作人才队伍脱颖而出。如编剧罗慕磊、宋西庭,导演余笑予、邱长元,作曲朱彬、胡继金,舞美设计孙厚明、周鹏等。这支队伍无疑是楚剧艺术改革的中流砥柱。 

 

    音乐是区别戏曲剧种最主要的标志,楚剧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剧种音乐的改革。随着大量现代戏的上演,楚剧音乐也加入了改革创新的行列。楚剧音乐家在新时期艺术实践中,既注重音乐总体框架的建构,亦注重演员个人风格的发挥,作曲家还创新融入打击乐,设计中注重主题音乐特性音调的贯穿,运用一切可以借鉴的手段,表现新的时代、新的人物,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楚剧音乐家朱彬的《彩凤搏鸦》《穆桂英休夫》,胡继金的《许四姑娘的命运》等优秀曲作,各具特色,各有创新,促进了楚剧音乐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楚剧音乐的主要改革成就,具体体现在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和武汉市楚剧院分别创作的《大别山人》和《三月茶香》两部现代戏上,两部戏的唱腔集中展现了楚剧音乐在新时期的成功艺术追求。

 

  

图:《大别山人》剧照 周娟饰桂英、陈常喜饰玉福

 

图:《三月茶香》剧照 夏青玲饰三月、周泽浩饰大成

 

    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创作繁荣,给中青年楚剧艺术家提供了大量塑造角色的机会,全省楚剧团不断涌现深受观众喜爱的知名楚剧艺术追求。 

 

    这一阶段,不仅出好戏多,也出人才最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摘取“文华奖”、 “梅花奖”等奖项的楚剧中青年艺术家有:于盛乐、张光明、张巧珍、张一平、王筱枝、刘丹丽、彭青莲、吴斌,还有楚剧新秀夏青玲、詹春尧、周娟、张虹、陈常喜等。

 

    新时期的楚剧演出市场,面对多元文化的激烈竞争与挑战,虽然所面临的形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严峻,但是,湖北农村依然有广阔的楚剧演出市场。据统计,从1987年到2007年,武汉市楚剧团在武汉市郊各乡及湖北大部分县市的演出,共计4482场,平均每年225场,收入从1991年的14.95万元到2007年的63.488万元。剧团每年上山下乡普遍要演300场左右,连续15年被评为“湖北省百团下乡"演出活动先进集体。

 

    2002年10月,武汉市楚剧团首次赴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被当地媒体赞为“荆楚瑰宝”。

    2003年,湖北省地方戏艺术剧院在香港大会堂演出楚剧专场演出的剧目有《站花墙》《百日缘》《逼休》《赶会》等。 

    201O年武汉市楚剧团赴台湾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