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 楚剧概述 > 源流 > 繁盛期(1949—1966)

繁盛期(1949—1966)

    新中国的诞生,是楚剧进入繁盛期的里程牌。这一时期,楚剧舞台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景象。楚剧剧目,不仅形成传统戏(含移植其他剧种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并举的格局,更重要的是,一批表演艺术家先后磨练出了自己最具个性的代表性剧目,楚剧舞台的“看家戏”、“待客戏”、“三大八小”光彩夺目。沈云陔、高月楼的戏被称为“出出都是好戏”,关啸彬的戏让观众“哭得搐",杨少华的戏让人“笑得板”。楚剧院票房挂得最多的水牌是“客满”,楚剧的观众面之广,专业院团之多,都名列前茅,大汉口的文艺市场,形成了“京汉楚”三足鼎立之势。是为楚剧得到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重要标志。

 

    1949年6月16日,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文艺处召开旧剧改革座谈会,鼓励武汉地区京、汉、楚等剧种的知名演员积极行动起来,拉开了湖北省戏剧改革的大幕。问艺楚剧团率先排演新剧目《红娘子》和《九件衣》,邀请随军南下的新文艺工作者参加指导并修改剧本,实行集体导演,并对化装、服装、灯光、道具、音响效果等加以研究和改进,令楚剧舞台呈现出了崭新的气象。随后,问艺青年楚剧社发扬勇于革新的精神,将歌剧《白毛女》改编为楚剧,轰动三镇。在11月3日开幕的武汉市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上,楚剧《白毛女》《九件衣》均获一等奖。

 

    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楚剧得到迅速的发展和空前的繁荣。往年聚散无常的楚剧班社,逐步组成国营或民营公助性质的专业剧团。1950年武汉市楚剧工作团成立,沈云陔任团长。

  

    不久,黄陂、孝感、大悟、云梦、新洲、蒲圻、监利等县楚剧团和武汉市各民间职业楚剧团相继成立。

 

    1950年6月,武汉市首次举办的楚剧女演员训练班,吸收了姜翠兰、丁桂英等9名学员,这是楚剧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科班”。随后,中南戏曲学校楚剧科也招收了新生。1952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武汉市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先后成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改人、改制、改戏”的工作。

 

    武汉市楚剧团以新文艺工作者为主,设置了创作组、导演组、音乐设计组和舞台美术设计组。新文艺工作者和楚剧艺人相结合,共同编写和修改、整理剧本,为楚剧的音乐和舞台艺术注入了活力,上演了《血债血还》《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新戏。

 


图:武汉市楚剧工作团1951年建立团合影

 

    1950年至1951年,大型现代戏《血债血还》和古装戏《九件衣》两剧均演出100场以上。

 

 

图:1951年沈云陔、袁壁玉、余少君合影 

 

    1952年9月,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在武汉举办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楚剧以《夺佃》《葛麻》《百日缘》《杀狗惊妻》《孔雀东南飞》参加会演,经过整理的楚剧传统剧目《葛麻》和《百日缘》,被评为优秀剧目,并被选拔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亦获奖励。此期间,毛主席在怀仁堂观看了《葛麻》,被剧中人物情节感染,笑得前仰后合。楚剧的获奖剧目其后均随中南戏曲代表团赴京、津、沪、穗等大城市作巡回演出。1956年,《葛麻》还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楚剧影片。

 

    1955年,武汉市楚剧团第二演出队于11月4日出发,赴湖南长沙演出26天,演出节目有《宝莲灯》《中秋之夜》《鱼腹山》《秦香莲》《九件衣》《两兄弟》《蝴蝶杯》《海滨激战》等,共演出31场。

 

 

图:《蝴蝶杯》剧照 李建英饰卢凤英、陈建华饰田玉川

 

    1956年,由沈云陔、李雅樵、高少楼主演的《二堂·打堂》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演员讲习会上演出。党的“八大”会议召开, 《二堂·打堂》又与川剧《画梅花》等剧为大会演出。

 

 

图:《二堂审子》剧照 李雅樵饰演刘彦昌 

 

    自1953年至1956年,各楚剧团从“流行易改"的剧目入手,对传统剧目进行审定、整理和改编,继《葛麻》之后,又整理、改编了《宝莲灯》《乌金记》等剧目,使这一批日常上演的剧目焕发出新的艺术光彩。同时,还移植《庵堂认母》《李逵闹江》等剧目,为拓宽楚剧戏路进行了探索。湖北省文化工作团楚剧队、湖北省地方歌剧团着力搜集、整理楚剧音乐资料,出版了《湖北楚剧花鼓戏曲集》,明确提出“从湖北楚剧(花鼓戏)基础上,吸收其它剧种的优点,以发展湖北地方新歌剧”,对楚剧音乐的革新作出了贡献。

 

 

图:《庵堂认母》沈云陔演出海报

 

    在建国后的十年里,楚剧的发展虽然呈现起伏与曲折,但在“改戏、改人、改制”等方面都取得突出成绩,并在表演艺术、导演艺术、音乐设计和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指引下,楚剧在剧目生产方面迈上了新台阶,整理传统剧目、移植剧目和创作剧目“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武汉市楚剧团整理演出了《打豆腐》《站花墙》《杨绊讨亲》等传统剧目;移植了《杨乃武与小白菜》《三世仇》《甲午海战》等戏。该团创作现代戏《刘介梅》反响巨大,同年赴京参加全国现代戏座谈会,并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片。同期,黄楚材、袁璧玉、关啸彬、钱德森、李合童主演的《十五贯》,连演100场以上。

 

    1959年,受省人民政府、省政协委托,武汉市楚剧团由于英量、涂喜堂率队参加“湖北省慰问支边青壮年代表团”,于1O月20日从武汉出发,赴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自治州、石河子等地慰问演出两个多月。演出剧目有《百花赠剑》《庵堂认母》《三岔口》《刘海砍樵》《断桥》《杨绊讨亲》《拜月记》《宝莲灯》等。其后,该演出队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系列庆祝演出活动近两个月,至次年元月方载誉返汉。1960年,武汉市楚剧团抽调青年演职员30余人支援边疆,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建设兵团政治部艺术剧院楚剧团,创作和演出了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生活的《西琳与帕尔哈特》,在楚剧唱腔和表演中,融合了维吾尔族的音乐和舞蹈,受到新疆人民的喜爱。

 

 

图:《西琳与帕尔哈特》节目单

 

 

图:《西琳与帕尔哈特》剧照

 

    1965年7月,楚剧《双教子》《海英》参加中南区戏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小戏《双教子》成为湖北省专业和业余剧团普遍上演的剧目,并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楚剧影片。截至1965年,经过整理的楚剧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剧目约200多个,陆续出版的剧本累计186个。张惠良、邓式中、张叔仪、戴品岸等专业编剧,对楚剧的剧目建设做出了贡献。

 


图:《双教子》剧照 程彩萍饰李双双 夏家珍饰春梅

 

图:《海英》剧照

 

    剧目题材内容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促进了楚剧的导演艺术、音乐设计和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建国前,楚剧只有“说戏”的师傅,没有专职导演。大革命时期,李之龙编剧兼导演,并撰写《小尼姑思凡导演法》。建国后,各楚剧团建立了导演制,从演员中涌现出一批导演,如熊剑啸、余笑予、钱德森等。经过编导理论专修班、导演训练班的专业培训,刘明保、李志高、魏正芳等一批青年演员也汇入导演队伍。因此,楚剧导演制的形成,在创造完整的楚剧舞台艺术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李之龙

 

    1958年,武汉市楚剧团成立湖北高腔挖掘小组,深入记录了近百个高腔剧目和唱腔曲牌,随后又在钟祥等地搜集了228个高腔剧本和大量曲牌,新编了《拜月记》《罢宴》《百花赠剑》《桃花扇》《李慧娘》等演唱高腔的新剧目。高腔是明代万历年问,青阳腔传入湖北后流变形成的清戏,又称湖北高腔。高腔的引进使楚剧的声腔由原来的正腔、小调两大类扩展为正腔、小调、高腔三大类,为楚剧的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经过改革的楚剧唱腔日益丰富,剧团建立了拥有民族乐器和部分西洋乐器的乐队,演奏和伴奏水平有了提高。楚剧音乐家易佑庄对传统的“迓腔”、“仙腔”、“四平”、“应山调”等进行了革新;采用改弦变调、扩展音域等手法,解决了男女对唱时因同腔同调带来的矛盾,将楚剧音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图:《拜月记》剧照 肖毅功饰王夫人 朱先梅饰瑞莲

 

 

图:《桃花扇》剧照 陈建华饰侯方域 肖素珍饰李香君

 

图:《百花赠剑》剧照 夏胜东饰百花公主 沈建国饰海俊

 

    舞台美术方面,各楚剧团建立了舞台美术队(组),化装、服装、道具制作和舞台灯光、音响效果等,专业分工明确。舞台美术设计者根据不同剧目设计了不同风格样式的布景。如在《乌金记》中,由新文艺工作者容芷、郑启中等设计的舞台美术作品,获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舞台美术设计奖。《万里长江第一桥》设计图参加全国首届舞台美术展览,这两幅设计图均被选登在《舞台砌末与舞台装置》一书中。

 

 

图:《万里长江第一桥》布景

 

    在建国后的十七年里,中南戏曲学校、湖北省及武汉市戏曲学校和各楚剧团附设的训练班培养的学员相继毕业,他们具有比较全面的戏曲基本功,又有一定文化理论知识,迅速成为楚剧舞台上的一支生力军。以青年演员为主的《水漫金山》《虹桥赠珠》等一批武戏,为探索具有楚剧特色的武戏闯出了新路子。

 

图:《水漫金山》剧照 夏胜东饰白素贞 马庆平饰小青

 

    新中国成立后,楚剧人才济济,出现了空前繁荣兴旺的局面,一批表演艺术家为楚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沈云陔在关注全省楚剧事业发展的同时,又积极参加舞台演出实践,继《吕蒙正泼粥》《杀狗惊妻》等代表剧目之后,又塑造了《庵堂认母》的王志贞、《断桥》的白素贞、《夜梦冠带》的崔氏等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他在这些剧目中的表演,已成为楚剧旦行的楷模。高月楼扮演《断桥》的许仙、《宝莲灯》的刘彦昌、《张羽煮海》的老龙王、《九件衣》的申大成、《血债血还》的陈老汉等人物,栩栩如生,时有绝招,被誉为“性格演员”,楚剧的“麒麟童”。章炳炎饰演《赶斋·泼粥》的吕蒙正,陈梅村饰演《葛麻》的员外马铎,个性鲜明,功力深厚。关啸彬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了风韵独特的唱腔,他演唱的《百日缘》《宝莲灯》等,脍炙人口。李雅樵的唱腔以华丽婉转见长,他演唱的《鱼腹山》《百日缘》《打金枝》《杨乃武与小白菜》,在湖北具有很大影响,对于楚剧演唱艺术的革新和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图:《打金枝》剧照 李雅樵饰演唐王

 

    黄楚材饰《吴天寿观书》的吴天寿,袁璧玉饰《费公智自杀》的费公智,钟惠然饰《访友》的梁山伯,表演各有特色。熊剑啸扮演的葛麻,口齿伶俐,幽默风趣。杨少华饰《杨绊讨亲》的杨绊,演技独到,令人叫绝。

 

  

图:《大访友》剧照 钟惠然饰演梁山伯

 

    为了进一步发展楚剧事业,1966年,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指示,由沈云陔领衔偕艺术骨干熊剑啸、关啸彬等90人筹建湖北省楚剧院。1970年,湖北省戏曲学校楚剧科首届毕业生分配到该院(筹)后,1973年正式定名为湖北楚剧团。“文革”期间,该团受到“三突出”创作模式的束缚少有创作剧目。知道1975年,该团以楚剧《追报表》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部分省、自治区文艺调演,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

 

图:《追报表》剧照 高少楼饰老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