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 楚剧概述 > 源流 > 形成期(约1850一1902)

形成期(约1850一1902)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楚剧,是湖北地方剧种之一,是孕育形成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发展兴盛于武汉的地方戏,旧称黄孝花鼓(俗称西路花鼓),1926年定名为楚剧。其足迹遍布湖北及与湖北交界的豫南、赣北、皖西等地区的40多个市县,乃至上海、西安、长沙、新疆等地。

 

    楚剧从孕育、形成、发展到繁荣变革,走过了150多年的艰辛、复杂、动荡、多变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即:进城前,农村原生态的孕育形成期;进城后,大动荡、大吸收、大扩展的发展期;新中国成立后,进取包容、推陈出新的繁荣昌盛期;1978年以来,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的全面变革期。

 

    据老艺人推算,黄孝花鼓的历史,可追溯到1850年以前。清人叶调元写于道光年问的《汉口竹枝词》有云:“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由此可见,楚剧的形成不晚于1850年。

 

图:《汉口竹枝词校注》

 

    庙会灯戏是孕育楚剧的母体之一。据明弘治年间的《黄州府志》记载,最初,农村正月玩灯时,即有“灯戏”演出。清康熙年间杨延蕴所修《黄陂县志》记载:黄陂灯会“放灯自十一日至元宵夜,宵夜花灯,连宵忘倦”。同治十年刘昌绪重修《黄陂县志》也记载:每值庙会,八方乡民从“数百里外络绎奔赴,填山塞谷,争相朝谒,设醮讽经,征优演剧”。当初唱“灯戏”的演员,大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属业余自娱性质,随后才逐渐形成农闲时演出的半职业戏班,如“麦黄班”、“四季班”等,大约在清末道光时期,始有常年演出的职业戏班出现。记载最早的职业戏班,有光绪十年(1884)黄陂彭家冲以艾九爹为班主的“艾九爹班”等。

 

图:《黄陂县志》

 

    早期的黄孝花鼓,经常演出的剧目主要是单边词、小戏和折子戏。大多以家庭纠纷、男女爱情为主要内容,情节简单。声腔是锣鼓伴奏,一人演唱,众人帮和。曲调有“哦呵腔”、“悲腔”、“四平”、“仙腔”。乐器锣、鼓、钹只需一人敲打,俗称“打夹沙”。戏班人员较少,故有“七紧八松九偷闲”之说。角色行当,最初的对子戏,台上仅有一丑一旦,后来剧目内容扩展,角色增多,逐渐发展成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俗称“三小”。化装、服装亦较简陋,面部化妆,只是搽点红白粉;生角的装扮,仅为一顶方巾、一件青布褶子;丑角仅用一块青蓝布扎成巾子或青布罗帽,身穿水衣、扫脚;旦角则以青蓝布包头,故俗称“唱包头的”。条件较好的戏班,也备有简单的衣箱,旦角亦稍作装扮,改梳“巴巴头”。

 

    清光绪二十八年(19O2)前,流传最广的剧目为《喻老四》《张德和》,俗称:“花鼓戏开了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剧目内容以反映家庭生活和地方风情为主,剧中主要人物多为农民、雇工、小商贩、小官吏、手工业者、卖艺人、秀才(生员)和地方豪绅,演出囿于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