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 > 楚剧概述 > 分布 > 楚剧分布

楚剧分布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楚剧,是湖北地方剧种之一,是孕育形成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发展兴盛于武汉的地方戏,旧称黄孝花鼓(俗称西路花鼓),1926年定名为楚剧。


 

图:楚剧流行地城图 

    

    黄陂、孝感与武汉毗邻,盛行灯会和庙会,其乡民多有入汉口谋生定居者。同治十年刘昌绪重修《黄陂县志》也记载:每值庙会,八方乡民从“数百里外络绎奔赴,填山塞谷,争相朝谒,设醮讽经,征优演剧”。《续汉口丛谈》称:“汉口黄陂街,在嘉庆以前便有之,居肆商民大率黄陂人也。”由此形成了黄孝籍的职业帮会“打铜帮”、“打铁帮”、“篓子帮”、“马车帮”、“踩石帮”(染坊),这些帮会人群是花鼓戏的忠实观众。 


图:《黄陂县志》 

 

    正是黄陂、孝感与武汉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产生了楚剧,发展了楚剧。

    到目前为止,楚剧足迹遍布本省武汉、黄陂、孝感、新洲、黄冈、麻城、红安、浠水、鄂城、大冶、汉阳、武昌、嘉鱼、咸宁、蒲圻、应山、安陆、云梦、大悟、应城、京山、钟祥、江陵、沔阳、宜都等地。


  

图:楚剧演员赴红安演出并参加劳动  

 

    与湖北交界的豫南、赣北、皖西各县,乃至上海、西安、长沙,都曾有过楚剧戏班的足迹。

    抗战期间,楚剧在重庆、泸县、内江演出八年之久。



图:楚剧首登重庆一园戏院演出广告



图:1943年7月作抗战宣传演出的楚剧问艺二队全体人员在泸县合影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长江汉水交汇,京广铁路纵贯,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向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为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历来为政治活动中心,既是工业的都市,更是全国重要的商业都会,吸附力大,辐射面广。清康熙间刘献庭《广阳杂记》载:“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清人叶调元写于道光年问的《汉口竹枝词》有云:“俗人偏自爱风情,浪语油腔最喜听。土荡约看花鼓戏,开场总在两三更。”

    1960年,湖北向新疆移民,楚剧以一个剧团的建制援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演出十余年。

 


 图:《西琳与帕尔哈特 》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