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墩墓群

  东周至汉代墓群。位于随州市南郊街道办事处擂鼓墩村东团坡、西团坡。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3°20'~113°21',北纬31°43'~31°45'。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战国早期曾国墓地。1978年,空军雷达兵某部在施工中发现了一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随即组织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1978年~1985年先后勘探发现100余座竖穴土坑墓,已清理34座。其中,东周大型墓最为重要。东周中、小型墓一般墓口长2.5米~4米,宽0.78米~3.1米,部分有墓道和二层台。同时发现东汉墓一座,为长方形单室砖墓。擂鼓墩1号墓,即曾侯乙墓。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墓坑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面积220平方米。墓口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墓深11米,墓坑内置木椁,椁高3.5米,椁室及椁内隔墙均用6块方木垒筑,用材总量达380立方米。椁室上部及周围充填有木炭,重约6万公斤,用以防潮。木炭之上,分50层填青膏泥和黄褐相间的夯土。中部平铺一层青石板。椁分中、北、东、西四室,均为长方形。中室最大,南北长9.75米,东西宽4.75米,深3.3米。主要放置编钟、编磬等乐器和成套的青铜礼器;北室主要放置大量兵器、车马器,同时还有两件高1.3米、重300多公斤的大铜缶,以及200余支竹简;东室放置墓主的双层套棺及九具陪棺,琴、瑟等乐器,少量兵器、马具,还有一件彩绘二十八宿图案的漆木衣箱;西室主要放置了13具陪葬棺,其中一具为狗棺,该墓出土文物总数达1万余件。其中音乐文物举世闻名,有编钟65件。其中钮钟19件,甬钟45件,楚惠王镈钟1件,均悬挂钟架上。钟架铜木结构,南架长3.35米,高2.73米;西架长7.48米、高2.65米。编钟上的错金铭文标明该钟所属音律以及曾国和楚、晋等国音律的对应关系。测音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钟所发两个乐音都同铭文所标音名相符。全套编钟的基凋属现代的C大调,总音域跨至五个八度,中心部位十二个半音齐备,音域基本是五声、六声以至七声的音阶结构,至今能演奏各种中外乐曲。还有编磐共32件。磬上部刻有文字,内容皆为音律、音阶名称和编号。编钟和编磬的音律铭文,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先秦乐律学的认识。此外,青铜盘龙座建鼓、立鹤架悬鼓、二十五弦瑟、五弦琴、十弦琴、七孔横笛、十三管排箫等乐器,大多为我国第一次出土文物。同时还出土240余支竹简,计6600余字,其内容为丧仪所用车马、兵甲的详细记录,是考察当时的各项制度的重要文字资料。曾侯乙的下葬年代为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年)或稍晚,年龄约45岁左右,21个陪葬者均为青年女子。该墓保存完好,椁室内各类器物基本上保持下葬时的存放位置,木构椁室规模之大,出土文物之精美,令人称绝。其编钟、尊盘、鉴缶、三戈戟、“二十八宿”漆衣箱、玉佩饰等,为稀世国宝。该墓青铜礼器基本上属于周制,但铜器花纹又具有较明显的南方特点。1981年发掘的擂鼓墩2号墓距1号墓102米,亦为岩坑竖穴木椁墓,东西向,残存墓口长7.3米,宽6.9米。墓坑内有厚20厘米的青膏泥层,棺椁已朽。椁室中部和东部放置青铜礼器,南部放置编钟、编磬。出土青铜礼乐器,车马器及陶、玉等各类文物计2770件。其中,青铜编钟36件,钟钩22件,青铜鼓座1件,石编磬12件,青铜鼎、鬲、甗、簋、豆、簠、壶、缶、盘匜等共70余件,特别是含“盛君縈之御簠”铜簠十分珍贵,同时还出土有车马器155件,以及陶器、玉器、石璧、料珠等。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州擂鼓墩遗址外景
  • 曾侯乙墓发掘全景

时长:

表演者: